优秀的教案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支持,一份结构合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应变,适应学生的需求,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量的变化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量的变化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使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与变化是与光源的变化有关的。
2、培养幼儿间的协商、合作关系,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3、引导幼儿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丰富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个手电筒,若干小玩具和圆柱体积木,每人一份记录卡,每人一支记号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猜猜小动物
二、影子的.产生。
1、第一次操作观察:幼儿拿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实验,探索发现光、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
2、交流:你是怎样帮助物体找到影子的?
引导幼儿:打开手电筒,光照在板上——没有影子,让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现在板上,关上手电筒——板上就没有影子了。
3、小结:因为有光,物体挡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来?
5、小结:生活中的太阳光、月光、灯光、火光都能照出物体的影子。
三、影子的变化
1、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图片。
请幼儿观察,都发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光源是什么?
2、交流:你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样吗?
3、小结:影子有的大,有的小,还有各种形状。
4、第二次操作观察: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么变的?
6、小结: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边,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记录:让我们再去试一试,把你试的结果记录下来。
8、讲评记录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
2、小结介绍: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
3、讨论:影子在生活中还会造成哪些不便?
4、介绍无影灯:在医院,医生动手术时如果有影子会让他们看不清,就会发生医疗事故,所以他们向科学家求助,科学家就发明了一种无影灯,在这种灯下影子就会没有了。
活动延伸:
向家长、老师了解无影灯的原理。
小百科:影子是一种光学现象。由于物体遮住了光的传播,不能穿过不透明物体而形成的较暗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分为本影,半影。
量的变化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四、当前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2、课前,老师叫大家收集了有关农业变化的有关知识,现在谁来介绍介绍?
3、学生介绍农业的变化。
是啊,农业的变化真大,都是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
4、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认读。
三、学习课文,了解农业的变化。
(一)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我到农业展览馆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二)学生汇报农业有哪些变化。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挂图(或放课件)水稻之父——袁隆平
2、袁隆平爷爷立了什么大功?
3、你还知道袁隆平爷爷的哪些事迹?
4、指导朗读第2节(夸奖、自豪的语气)。
(四)自学第3-5自然段。
要求:自读课文3-5节,然后小组说说我在展览馆里还知道了农业有哪些变化。
1、思考讨论
①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季,大棚里仍然百花盛开,瓜果飘香?“百花盛开”、“瓜果飘香”是什么意思?
②“彩色棉花”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③为什么不用泥土,植物靠水也能长得十分茁壮?“十分茁壮”是什么意思?
2、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学习结果。
3、师相机放课件。说说你还了解“大棚”的哪些知识以及“彩色棉花”和“无土栽培”的哪些知识?
4、指导朗读3-5节。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为什么农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齐读第6自然段。
3、农业还有哪些变化呢?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去查一查农业还有哪些变化。
量的变化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认知:
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方式及欣赏活动,培养学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点线表达情绪的能力。
操作:
能用不同的色彩、点线来表达特定的情绪。
情感:
通过欣赏、交流讨论,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教学重点:
欣赏绘画作品,体验色彩和点线变化的丰富,感受艺术元素所带来的特有表现力。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色彩、点线表达特定情绪。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水粉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画纸等。
作业要求:
用简短文字写出特定的情绪,并且用色彩、点线表达。[注:线条的粗细变化、冷暖色块的搭配。]
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画情绪》。板书课题:画情绪
2.情绪就是心情、心境。我们平时都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常见的有喜、怒、哀、乐。
3.你能找出和画面相同的情绪吗?[课件]
这些画中画了些什么?[点、线、面、色]。师小结:这些画没有直接画出大家的表情,而是用点线面色的组合表现了人物的情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板书课题:画情绪]
二、创作与表现
1.哪些色彩、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进行讨论。[见课件]在视觉刺激中,色彩最直接地…
2.欣赏范作。说一说画面中哪些色彩的搭配、点、线和形状可对应哪些情绪?
3.画一画。听一段音乐想想作者表现的什么情绪,请你高举你的食指在空中画线条或形状:播放热情的音乐(欢快的节奏),柔和悲伤的音乐(江河曲),你又是用怎样形状的点线面?师生交流:说说画的点线面是怎样的?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长的、短的、急的、慢的、自由的、规则的)
4.情绪是一种个性的,自由的,因此每个人的理解都有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同种心情可以用不同的画面来表现。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一下大师是如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的。出示凡高的《星月夜》。师:画中表现的是什么?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的?你能感受到画家是怎么样的心情?生:不安、恐惧、旋转的星空让人感到画家对自身悲剧的预感。[见课件]
5.教师师范技法。
6.学生练习,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巡视。(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三、反思与评价
1.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2.作品交流,为什么有的作品缺乏表现力?
拓展:
1.来自大自然的色彩、点线面。[课件]
2.尝试用电脑绘画等方法来表现情绪。
量的变化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人文因素,并且学会分析其变化的主导因素。
2.结合案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农业,知道农业生产随科技发展不断变化的趋势,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文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难点:学会分析某区域农业区位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我过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从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市场需求
?过渡】一个地区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对于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归纳总结市场需求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学生回答】市场需求大,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市场需求变小,农业生产规模就会变小。
?教师总结】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供求关系会影响农产品价格,价格的变动又会作用于农业生产规模。
2.科技的进步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呈现农业灌溉和温室的具体实例,学生结合实例思考人类如何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上?
?学生回答】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改造不适宜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教师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的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3.交通发展和技术改良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荷兰花卉种植业及其变化的案例,学生结合案例思考。
(1)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哪些?
?学生活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请学生分享。
?师生总结】
(1)发展中国家地价低,劳动力价格低,且面向消费市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进步,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4.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条件的影响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图3.10《山东高科技园》、图3.11《内蒙古乳业生产基地的场景》、图3.12《三江平原种植的水稻》和图3.13《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小麦》,学生结合图片思考:经济发展对于农业区位的选择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以地理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5分钟的讨论。
?师生总结】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加之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区形成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了育种技术的、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4)城镇化的推进使农村劳动力大大减少,使农业机械迅速发展。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教师设问为何我国种桑养蚕从江浙地区迁移到广西?
?学生活动】江浙地区城镇化程度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而广西气候条件优越,劳动力价格低。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收集人类改造自然因素,发展的农业生产的案例,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量的变化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自己成长中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了解,比较小时候与现在的变化。
活动准备:
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镜子、各种图形宝宝若干,口才大比拼表格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讲述活动:请你说一说
1.教师出示相片,镜子让幼儿自己观察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什么变化。
指导语:老师手中的相册里面都是你们小时候的照片,老师发现你们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班的小朋友长大了,很能干,会做的事情比以前多了,你们的牙齿、头发、身高也有了变化,穿的衣服也跟以前不一样了,你们以前的牙齿是长多了还是……头发长了吗?个子长高了吗?穿的衣服是短的还是长的,等一下老师请小朋友看了小时候的照片以后说一说,他小时候是怎样的,看那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最仔细。
①、幼儿看照片。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小时候是怎样的,“我小时候是……样子的”“我小时候穿的……”说句子。
①、教师请幼儿一个个讲述。
②、教师总结幼儿小时候的变化。
2.请幼儿说说现在的自己是怎样的。
指导语:小朋友你们都知道你们小时候是怎样的`,那老师想知道你们现在是怎样的,是长高了,能干了,还是像以前一样,你们穿的衣服、裤子、鞋子……是长了……还是?你们学会了哪些以前不会做的事情,如:自理能力、平时表现、穿衣、吃饭等)
①、请幼儿讲述现在的自己。
②、教师总结幼儿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二、游戏:口才大比拼。
1.把幼儿分成两组[苹果组(apple)、雪梨组(pear)]
2.让幼儿用“我小时候……现在……”说出自己的变化。
①、每组每个小朋友都要用“我小时候……现在”说句子,说完整的可选择一个图形宝宝,并说对图形宝宝的名称,就可获得图形宝宝一个。(一个图形宝宝算一分)
②、看那组小朋友得到的图形宝宝最多,就是冠军,将会得到我们的礼品。
③、如不保持安静,离开椅子或讲小话的则扣除本组图形宝宝。
量的变化教案篇6
引导幼儿了解情绪的变化,知道生气对身体的危害。能说出自己不开心时的心理感受,会用2~3种方法调节自己或同伴不高兴的情绪。能保持欢乐情绪,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大班幼儿在与同伴共处时,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不开心,这样负面的情绪会造成小伙伴间关系紧张,影响幼儿的活动情绪。所以设计本次活动《我有开心法宝》,从两方面入手,既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发生争执或不开心时能通过多种方法排解气愤、难过等不良情绪,初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同时又引导幼儿学会运用这些开心法宝关爱同伴,帮助同伴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使朋友间的友谊不断加深,培养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情绪的变化,知道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2、能说出自己不开心时的心理感受,会用2~3种方法调节自己或同伴不高兴的情绪。
3、能保持欢乐情绪,体验帮助同伴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说出自己不开心时的心理感受,知道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难点:能运用小组合作绘画并讲述出2~3种开心法宝,调节自己或同伴不高兴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让幼儿提前回忆一些自己过去不开心的事情,并且寻找解决办法。
2、物质准备:ppt课件、视频、心情收集板、纸、笔、信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报羊村电视台——心情播报
1、“小朋友都收看过天气预报,那你听说过心情播报吗?其实我们的心情就和天气一样也有晴天、阴天、雨天。心情和大风一样也可以用数来表示。很开心:心情指数就是10级;很生气就是1级;我们的羊村里住着一起可爱的小羊,他们那儿就有一个奇特的心情预报,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吧。”
2、播报心情
教师:“现在开始播报心情预报。喜羊羊今天战胜了灰太狼,心情好,心情指数十级;而我们的灰太狼,被打败了,生气,心情指数五级;我们的懒羊羊,上课又迟到了所以今天很生气,心情指数一级,心情播报完毕,谢谢收听。”
二、请幼儿播报心情,并了解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1、教师:“请我们的小朋友来播报了自己的心情,将自己的心情画在纸上并贴在相应的大表情脸上。“
2、讨论交流: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总结:每个人都会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高兴的时候就会有笑脸。不高兴时会有哭脸。
3、提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心情?生气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幼儿讨论后发言)
4、播放ppt:《生气对身体的危害》
5、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慢羊羊村长都在视频中都告诉了我们,生气有哪些危害啊?”(幼儿总结)
三、寻找“开心法宝”
1、教师:“原来生气的危害这么大,(展示心情收集板)可是我们班今天还有许多小朋友不开心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想个好办法让他开心起来,我们就叫它开心法宝吧。”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不开心的原因。
(2)请其他幼儿想一个办法让不开心的幼儿开心起来。
2、幼儿分组合作绘画开心法宝。
教师:“原来小朋友有这么多好办法,下面让我们帮它都画下来。看哪组想的办法既多又好,画完后每组请一个小朋友当代表将你们组的开心法宝分享给所有小朋友。
3、每组请一位幼儿讲述自己组的开心法宝,其他幼儿补充。
提问:“刚才小朋友都说听音乐能让人开心起来,下面老师播放两首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那首能真的让我们开心起来,为什么?”(一首欢快的,一首伤感的)
4、小结:快乐,舒缓的音乐可以使人感到开心愉快;而悲伤的音乐会让人感到难过。所以小朋友在不开心的时候,应该听一些快乐舒缓的音乐。
5、教师总结:老师这儿有一个大宝箱里面已经装满了小朋友刚才找到的“开心法宝”,比如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向小伙伴倾诉、听音乐,做运动等,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暂时忘掉它。
四、运用开心法宝,解决生活中不开心的事情
1、教师:“今天我们收集了这么多开心法宝,就让我们一起帮助我们班不开心的小朋友。(2)讨论:你准备用什么开心法宝去帮助不开心的小朋友。
2、教师总结: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开心法宝”,生活中我们要多运用自己的法宝让自己和他人都变得开心起来。
活动总结
本次《我有开心法宝》活动中,我采用情境法,设置“羊村”这一生动,形象的情景并贯穿整个活动,让孩子在游戏中了解生气的危害,帮助自己和羊村的小羊们运用“开心法宝”调节情绪。我还坚持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积极鼓励幼儿交流,合作,发现属于自己的“开心法宝”,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中,孩子积极思考帮助他人的方法,达到目标“会用2~3种方法调节自己或同伴不高兴的情绪。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量的变化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
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
喜欢。
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水(水分子)。
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
不知道。
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 ,汹涌的大海呢?
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
状态变化。
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第一节 水分子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出示目标
封闭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
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
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
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水由固→液→气时
分子数目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分子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生活景象(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是什么原因?
水蒸发了
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回答(交流讨论)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
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的快
回答(交流讨论)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液态→气态)
生活现象(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这是什么原因?
水蒸汽在锅盖上冷凝的结果
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回答(交流讨论)
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减小(气态→液态)
交流共享(课本30页)
同意
下面请大家分别举例证明小明的观点
①分子很小
小的看不见,摸不??
只一滴水,就含有约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间有间隔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100ml大豆,100ml小米(展示)如果把二者混合在一起,体积是否等于200ml
等于;不等于
演示(充分混匀) 小于200ml
为什么?
黄豆与黄豆之间有间隔,小米与小米之间有间隔
请大家思考:100ml水,100ml酒精,混合体积是否等于200ml?
小于200ml(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间有间隔)
请大家再举出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
①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间隔变小,体积变小)
(例如: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②气体比固体液体容易压缩
(分子间有间隔,并且间隔不同)
③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③分子在不断运动
①墙内开花墙外香;打开酒瓶可以闻到酒香
②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③品红在水中扩散
④一杯热水,加入品红中
解释原因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学生完成
水的三态变化
1、水:固态→液态→气态(物理变化)
水分子的大小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水分子的数目 分子的排列方式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变大。(液态→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变小。(气态→液态)
①分子很小
2、分子的特征 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课本30页 活动天地和在线测试
分子的特征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将教学起点定位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且“交流共享”部分通过学生从生活中列举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分子的特征,能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量的变化教案篇8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课前准备:
1、课件设计
2、小品编排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动:
1、找朋友游戏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数到“一”。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次,我输了次。)
2、谈一谈
(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学生谈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看课件:
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合群)
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诀呢?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3)请看小品:
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
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量的变化教案模板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