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文的构思中学会统筹全局,能让人在处理事务时更有大局观念,写作文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论证过程更加严谨有力,下面是写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玉米地作文优质7篇,感谢您的参阅。
玉米地作文篇1
国庆放假期间,我们一家人去帮姥姥掰了一回玉米。
姥姥的玉米田在村南的河道里。说是河道,其实河水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庄稼和高高低低的树木。
姥姥刚带我们来到玉米地边,我便一马当先,一头冲进了玉米田。那高高的玉米杆比大人都高!我吃了一惊,问妈妈:“这一根杆上有几颗玉米呀?这么高的杆!”“一般只有一颗。”“什么?”我的嘴张得能放进去一个拳头:既然这样,那杆这么长岂不是多此一举吗?我一边想一边干了起来。
我先帮玉米把外套脱下来,那顽皮的玉米立刻就露出了金灿灿的身体,像一根根胖胖的金条,还仿佛对我说:“看我,很肥吧,快把我摘下来吧!”嘿!正合我意!我兴冲冲地埋头干起来。
不知不觉中午到了,烈日当空照着,我也干得汗流浃背,累得实在难以坚持了。我感到头晕脑胀,跟妈妈说我不想掰玉米了。但妈妈让我一定要坚持,说坚持就是胜利。嘿!这句话钻到了我心里,阳光似乎也清凉了许多,我好像也没那么累了,于是,又精神抖擞地干起来。
“啊,玉米终于掰完了!”姥姥说。
我看了一眼我身边的麻袋,嗬!不知不觉中我也下了满满一袋玉米!这可是我一上午的劳动成果啊!完后,我们一家人像打了胜仗一样,高高兴兴地打道回府了。
经过这次帮姥姥掰玉米,我终于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玉米地作文篇2
上周六,我,鹏飞万里和各自的妈妈去冰凌雪的奶奶家帮忙收玉米。
我们骑车走在乡间宽阔的大马路上,就感到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马路上到处都晒着金灿灿的玉米和堆成小山的玉米皮儿。秋天,是收玉米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把自家一年的粮食——玉米,拿出来晒干,好储存起来,过冬时吃。来到奶奶家,看见好朋友冰凌雪做在小山似的玉米堆上远远地向我们招手。我和鹏飞万里不顾一切的跳下车去,冲向在玉米山上的冰凌雪。
因为拉玉米的车还没有回来,所以,我们先把收好的玉米的皮儿给去了。我们小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但人们在玉米堆里边干活,边聊天儿,真是快活赛过活神仙。车来了,叔叔驾驶着三轮车,载着我们一行人向我们的目的地——玉米地驶去。来到玉米地里,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台庞然大物的机器在玉米地里运作着,我想,难道大白天的还有人公然抢劫?我怀着心里的疑问来到了玉米地里。
玉米地里,那台机器在不停地运转着,来回的碾过一块块玉米地。我换然大悟,原来,这是他们用来收割玉米的机器呀!现在的科技真是发达呀!有专门的收割机、去皮机和剥粒儿机,而就在前几年,人们还是靠一双手来吃饭,来养家糊口。我仔细的观察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我终于发现了这台机器的奥妙所在。原来,收割机前面有许多尖利的齿轮,他们可以把玉米杆给绞断,再把玉米一个一个的送到入口处,通过输送架运进储存箱里,等储存箱满了以后再把玉米倒进送玉米的车厢内,就大功告成了!
这样做虽然很省力气,但是有一个弊端,那些长在底下的玉米很容易被忽略掉,压在车底,这这时候就要我们来大显身手了!我们先分了一下工,我和冰凌雪负责在前方勘探,要是发现有玉米就赶紧叫鹏飞万里来捡玉米,等我们的手都拿满的时候,在再由孔阿姨运送到袋子里,分完工以后,我们就开动了!我们头上顶着烈日,不一会儿,个个都是大汗淋漓。眼看着都走了好长时间了,却连一个玉米也没有发现。我想:这台机器也太认真了点儿吧!连一个玉米都不放过。这台机器也太贪心了吧!把玉米都吞进他那大肚子里,一个也不给我们留。
突然,我感觉脚底下踩着的叶子里,仿佛有一个圆滚滚硬梆梆的东西,我们把叶子掀开一看,啊,原来玉米们全藏在这里了呀!为了不让这些藏在叶子底下的玉米逃脱,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当我和冰凌雪发现叶子时,就把脚伸进叶子底下,用脚把叶子掀开,这样有没有玉米就很容易看清楚了!忙活了一个下午,玉米终于收完了。虽然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累,但望着这满满一大车金灿灿的玉米,我知道,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是美滋滋的!
玉米地作文篇3
今年,我们家的玉米大丰收。十一放假期间,爸爸妈妈带我回家剥玉米棒。
“哇!今年可真是大丰收呀!”看着院子里堆积如山的玉米,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爸爸乐呵呵地说:“是啊,今年风调雨顺,迎来了大丰收,所以,把你带来了,要不然,光我们俩要干到猴年马月呀!闲话不多说了,我们开始剥玉米吧!”“好!”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
我先搬来一把椅子,坐好,弯下腰,伸出手,拿起一个玉米,剥了起来。我把玉米皮一层一层地撕开,玉米棒露出了金子似的.玉米粒。我再用力一扯,玉米就被我剥好了。
我向四周一看,想休息一下,玩一会儿,却发现爸爸已经剥好三个了!只见他飞快地拿起玉米棒,一撕,一扯,一掰,只三下,一个玉米就剥好了,速度可快了!我吓了一跳,觉得自己的速度太慢了,就开始改变方法以加快速度。
我发现玉米皮都长在玉米后面的一小段茎上,只要玉米皮裂开了,掰下茎,玉米皮也就下来了。我拿起玉米棒,先把玉米皮撕开,再把茎一掰,哈,这个玉米就被我剥好了!我就用这个方法剥玉米,不一会儿,就剥了一堆。
很快,一下午过去了,我们也快被玉米淹没了。天晚了,我们把剥好的玉米运上了楼,就回家了。临走时,爸爸说:“今天拓拓干得太好了!”妈妈说:“拓拓一个人顶一个大人干活了!幸亏带了拓拓,玉米被我们剥去了一半啊!这里,拓拓剥得最多了!”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玉米地作文篇4
“利奇马”台风要来了,这次台风等级非常的大,听起来令人胆战心惊。
外婆家地里的玉米熟了,为了抢收,我们带着袋、桶、推车一起来到了玉米地。
一颗颗玉米杆就像等装待发的士兵,个个英姿飒爽,正等待着检阅,我们迫不及待地跳进玉米地,发现有些玉米已经迫不及待地露出了金色的小脑袋,还有一些绿黄相间,头上戴着一小撮红红的毛发,睁着朦胧的睡眼像是没有睡醒的小姑娘,我选了个又肥又大的,可是无论我怎么扯就是扯不下来,“嘿!嘿!”我把吃奶的劲都使上了,它就是不听我的.话,外婆笑呵呵地说:“你看像我这样,用两手把外面的壳往外用力拨开,然后一只手抓住下面,另一只手抓住玉米,用力掰就可以了。”我照着外婆的指点,把包壳用力往外一拉,金黄色的玉米就脱颖而出了,再一用力一颗大大的金黄色的玉米就下来了。
我开心极了,沉浸在掰玉米的快乐之中,忽然我觉得腿上有些痒,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蜘蛛正顺着我的腿往上爬,我吓得“啊,啊!”尖叫,跳起来使劲地躲着脚,妈妈却笑着说:“没事的,可能是蜘蛛喜欢你吧!”我只好朝着妈妈干瞪眼。外婆见了,赶紧帮我解决了。
风越来越大,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看到了堆成小山般的玉米,我开心地躺在玉米上,看着手臂上,腿上的一条条红斑点,虽又痒又痛,但我的心里却乐开了花。
玉米地作文篇5
从外婆家回来,我吵着要买玉米种子,种在家里的大院子里。正好在路上遇到一位叔叔在种玉米芽,那位叔叔很热心,叫我们在他那挖些来栽。我髙兴极了,飞奔回家,拿上篮子、刀子撒腿就跑。
到了菜地,我却没看见玉米,叔叔手一指——原来它们在一个塑料大房子里躲着呢!房子只有我小腿那么高,用一排竹棍撑着,塑料纸的边沿用泥土压得严严实实。我小心翼翼地揭开一个角,伸进头一瞧,呀!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玉米芽,嫩绿嫩绿的,每一个才两三片叶子,可小啦!咦?这里面还挺暖和!
我心想:玉米芽还真幸福,住在透明的房子里,不仅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而且能暖和地过日子,我也真想变成一颗小玉米,呆在里面。我小心翼翼地用刀把玉米芽一棵一棵地挖起来。每一棵玉米芽底下都拖着长长的尾巴,还抱着一颗玉米粒,可爱极了!
大概挖了半篮子,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回家,又蹦又跳地喊道:“喚、噢……种玉米啦!”接下来的工作就不那么简单了,需要大家的合作。我将工作分配得很细致,首先爷爷负责挖洞。
爷爷说因为玉米是自传花粉,不用麻烦蜜蜂来采蜜,所以洞与洞之间不能离得太远,大概一尺左右,否则就不会结出玉米棒来。真想不到种玉米还有这么多学问。
妈妈主要是栽玉米,玉米不能栽得太深,否则根就吸收不到新鲜的空气,就长不壮。我别的大事也干不了,只好跟在妈妈后面将她栽的每一棵玉米用土盖好。土不能太硬,我只好用手把土一点点地捏碎,又轻轻地把每一棵玉米盖好。平时弹钢琴的小嫩手这时一点也不知道什么是脏了。
奶奶专门拎着水桶跟在后面浇水,水不能浇得太少,那样玉米芽喝不够;太多的话,又会将小玉米芽淹死。我们的工作干得井然有序。这时爷爷累得汗流满面;妈妈直喊腰酸背疼;奶奶已是疲惫不堪;我仍忙得不亦乐乎。
爸爸呢?却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指手画脚:“这两棵离得太远……这棵种得太深了……”“有爷爷在这,你就是班门弄斧!”这下他可坐不住了,叉着腰认真地围着栽好的玉米地转了一圈,竟然将玉米芽一棵棵地往高里拔。“哈哈,你这真是拔苗助长!”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们一共栽了六十来棵玉米芽,围着小花园的玉米成了一个半圆形,像一个放在地上的绿色绸带。爷爷说等到夏天的时候我们就有又香又甜又有营养的玉米棒吃了!我想:吃自己劳动的果实一定格外的香甜!
玉米地作文篇6
暑假里的一天傍晚,我去田野里帮爷爷、奶奶掰玉米。来到地里我一眼就望见了我们家那一大片的玉米地,微风拂来,叶子微微摇摆,好像在给我打招呼,又好像在说:“快来掰我吧,快来掰我吧!”我兴奋地冲进玉米田,开始奋力地掰起了玉米,可是我怎么掰也掰不下来,还差点把玉米杆子给折断了。回过头去,发现爷爷奶奶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咦,爷爷奶奶怎么这么快!”我忙跑过去向爷爷奶奶讨教技术,这才把那可人的玉米完好无损地掰了下来。
我一边掰玉米一边想:“这玉米怎么可以长得这么饱满丰润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来爷爷。爷爷告诉我说:“这种玉米的技术可要讲究了,玉米喜欢水分和养料,但是又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做农民也是要讲究需要技术的啊,就像你读书一样也要有方法,这样你也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总之只要精心地去栽培玉米总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样你就能吃到香甜的玉米啦。”听着爷爷的话我不住地点头。
掰着玉米,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我开始哼起了小曲儿。看我蹦蹦跳跳的样子,爷爷奶奶说我乐得像只小猴子。太阳渐渐下山了,爷爷背起满满一箩筐的玉米,我们踏着余辉走在田间的小道上。幸福的味道洋溢在新鲜的`空气,久久挥散不去。
回到家,奶奶把玉米放锅子里淖了一会儿,顿时香飘四溢,我的口水不知不觉就留下来了。吃着自己辛苦采摘回来的玉米,我的心里美滋滋的。谁说一定要山珍海味才算美味,有时候一个玉米就足够了!
经过自己的辛苦劳作得来的食物不容易,我突然想到了一首古诗当中的一句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这次的农村体验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更明白了我们小学生要珍惜粮食,热爱劳动,作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玉米地作文篇7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青纱帐”早换了黄装,湿热的空气中略夹杂着成熟的气息。哦!家乡的玉米又成熟了。
挑着担子的大伯大妈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割秸秆的刀声连绵不断。玉米地里不时窜出几只惊慌失措的肥鸡,咯咯哒连滚带爬跌进地沟里。咦!难道就连这小小的生灵也想出来收庄稼吗?
在秋日的授权下,玉米地给一切靠近它的事物都披上了玉米所特有的黄颜色:草地是黄的,路面是黄的,肥鸡的羽毛是黄的。就连远处站着的那个人的脸也清晰地散发着玉米糊糊所特有的黄颜色。略走几步再看,那张玉米黄的脸逐渐清晰了。哦!原来那人是母亲,她已经在地头盼着好一会子了。
进入大学以后,我才知道想家的苦,明白原来回家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在学校里憋了好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忍不住偷空回家了一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新奇。不必说家乡收割玉米的那种忙碌的场面让人惬意,就是家中以前的那些再熟悉不过却又并不起眼的角角落落也能让人回味无穷。
见到我回来,母亲自然是十分高兴的。一个上午,一家人便在一起盘算着中午要吃的菜:鸡、鱼、肉……仿佛我就是个贵宾。突然不知怎么的,看到这种热闹的场景,我又有一种身处异乡的感觉,心中陡然增加了几丝凉意:原来本都是一家人,现在到这样客气起来了。
“有玉米糊糊吗?”我问,“要加咸菜汤的那种。”
“这孩子,怎么突然又想起要吃玉米糊糊起来了。”母亲开心的笑着,并不理会我的要求。我叹了口气,看了看远处的玉米地,不禁又想起了吃玉米糊糊的那段时期,那种感觉真的好温馨。
那时的家,很穷。母亲和现在一样,总是为生计而绞尽脑汁。但不同的是,现在母亲算计的总是怎样使饭菜更为可口,而过去她每天都要想的是今天怎样的吃法才能节省大米。那时家中唯一能够大量填补大米不足的替代品恐怕就是玉米了。烧滚的水,只需要放上那么一小碗玉米粉就变成了一锅香气扑鼻的玉米糊糊了。但与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特点不同,玉米糊糊对于那时还小的我来言,简直就是一碗散发着异香的毒药,实在不能下肚。为了向我们兄弟俩“推销”她的玉米糊糊,母亲总是不断给玉米糊糊变着花样。于是,玉米锅巴糊糊、玉米山芋糊糊、玉米咸菜汤糊糊等五花八门的“新产品”便不断推出“市场”。但无论怎样,我对那玩艺就是不敢恭维。
明着抗议是行不通的,母亲丝毫不会为我们近似哀求的抗议声所打动;暗着抗议(拒食)更不成,除非你想讨打。不过如果有可能的话,吃“百家饭”是可以的。但一句话,不论在家里还是在人家吃饭,肚子一定要是饱的。在家里有什么你就要吃什么。这种“强权”曾经让弱小的我感到好委屈,不过现在想来,那些事是十分有趣的。意识中,我总觉得那时的家才叫真正的家。
唉!其实最美好的时光往往就存在于过去,但可惜我那时不懂得珍惜。惟有残余的回忆供自己漫漫回味罢了。
玉米地作文优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