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观后感能够让观众意识到,作品中的每一个情节都可能引发情感共鸣,大家在写观后感时,应该关注影片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深度,写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游汶川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游汶川观后感篇1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时,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本次地震比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还增加了百分之2.56多。
地震不光反应国家的救灾能力,也考验了国民的团结精神。截至24日12时,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0560人死亡,352290人受伤,26221人失踪。这句数据十分巨大,这次地震十分残酷。地震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截至24日12时国内外累计捐款261.01亿元,富人捐少了,不少市民甚至“封杀”这些企业和个人:不买万科房,不看姚明球。由此可以看出全国人民热情帮助灾区重建。
地震发生后,国家武警官兵. 消防员.义务者.医疗工作人员.地震专家.国家总理先后赶进灾区,留下了个个感人事迹:在一所受灾小学,许多战士正在抢救灾民,由于余震不断,废墟有可能坍塌,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几个刚发现孩子的战士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刚准备进废墟的战士给死死拉住了,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地震固然可怕,只要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再大的困难都会解决。
游汶川观后感篇2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袭击了安详而美丽的四川汶川小城,打破了平静的生活。顿时,许多建筑便化为乌有,就好似世纪末日来临了一样。
许多人在废墟中哭泣,这真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情况紧急,四面八方的搜救队员赶紧奔赴现场。
大概是地震的影响,汶川的天空出奇的暗,它倾斜着,分分秒秒都有可能跨下来。空气中飘散着一股难以名状的异味,似乎是死亡的气息。
在一座普通居民房的废墟下,一对母女困在了里面——一块预制板封住了出口。这小女孩大概有七八岁吧,红彤彤的脸蛋格外引人注目,就像一个大苹果。她面对着可怕的大地震,眼神显得恐惧不已。她的妈妈很年轻,脸上有几道血痕。她紧紧抱着女儿,时不时安慰道:“没事的,搜救队员叔叔一定会把我们救出来的,乖,不用怕……”
在乱石堆之下,恶劣的环境是可想而知的,就好似来到了阴暗,潮湿的水牢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食物已经全部吃完了,这可这么办?无奈之下,母亲为了不让女儿饿着,用牙咬破手指,喂自己鲜红鲜红的血给女儿。这是多么痛苦的过程啊!而女儿也很知情达理,尽量咬着牙忍住饥饿,常常对母亲说“我不饿”之类的话语,让妈妈少担心,少流血。
在互相帮助,关心的情况下,搜救队员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女俩。可是,她们竟然在废墟里活了整整四天,超乎搜救队员的想象刚从废墟里抬出时,母女俩大哭了起来。这哭是胜利的哭,是坚强的哭,让失去亲人的地震幸存者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精神,使得这对母女平安获救。做为一个即将走出社会得人,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才能使社会的蓝天更加湛蓝!
游汶川观后感篇3
飞絮苍苍,五月为霜,那一片飞絮不仅是提供了背景也荡涤着情思。阵阵飘扬的飞絮,其实就是心情的悲怆。随着杨絮的纷飞,飘落了我感伤的思绪。
随着杨絮的飘零,我的思绪飞到了5月12日14时28分。几秒钟的剧烈震荡,美丽的四川便变得满目疮痍。昔日挺拔的高楼,如今已是一片废墟;以往热闹的街道,此时却是一片悲惨的景象;从前那美丽的城市,而今已变成一个惨淡的墓林......
随着杨絮的飘零,我仿佛看到了那忙碌的身影。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不顾危险,双手鲜血淋淋,但他们仍旧不停的挖呀挖呀。一句“和受灾群众相比,我们这点伤算得了什么?”响彻天地。
随着杨絮的飘零,我看到了我们主席和总理眼中的泪滴。他们不顾危险,不怕劳累,赶赴灾区与灾区群众同舟共济。他们四处奔走,安慰受灾的群众,鼓励抢险的官兵。我知道他们内心的悲痛,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泪滴。
随着杨絮的飘零,我感到无比温暖。当地震的消息传出时,全国都沸腾了。每一个人都心急如焚,每一个人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抗震救灾忙碌着,奔走着...
阵阵警笛轰响,片片杨絮飘落,蓦的发现一颗滚烫的泪滴划过每个人的心迹。
游汶川观后感篇4
这个周我去看了电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泪》,看后我感触万千。
电影讲述了地震中一所学校的故事:地震当天是九年级三班娥曼老师的“生日”,为了能让老师有一个特殊的生日派对,全班每名同学都出了6毛钱,准备为老师买一个蛋糕。然而,刚上课不久,大地便开始颤动起来,整个校园弥漫在惶恐、紧张的气氛当中。很快教学楼便倒塌了,有上百名学生都被压在了废墟当中。他们在废墟下面互相鼓舞,为自己加油,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活下去。虽然同学们渐渐的一个一个的倒下了,但每个人都没有放弃希望。上面的救援人员、孩子们的家长、同学都一直默默地鼓励着他们。学校的鼓乐队还不断的演奏着乐曲为他们加油打气。这一幕幕场景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其中有师生间的爱,家长对孩子的爱,同学间的爱,人们的坚强、团结,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这其中的每一个片断、每一个场景都饱含了真爱、真情。随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离去,这份爱、这份情又显得如此宝贵、无价。
“我本以为死亡对我来说是八十、九十岁时候的事,可我现在才十五岁啊!”是啊,这一切来得都太突然,太快、太快……好像这是一场噩梦。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汶川人表现出来的是无比的坚强、团结和智慧。其中有一段情节让我印象深刻:被埋在废墟下第三天的时候,大家都是极度的干渴,有一位同学发现了一杯水,便用石块把水杯砸开,再用毛巾、书包撕成小条,用铁丝钩住布条,在水洼中蘸足水分,挂在一根木条上。就这样一个一个往下传,像接力棒一样,传给每一个人,谁都没有掉“棒”一直传到了最后……靠着这样的勇气、信心,他们活了下来。
在危难中、在死亡的边缘,也许一个信念能引导你一直走到最后,一点希望能帮你照亮道路,一个乐观的心态能让你远离死亡……在黑暗中,它们能带你走出迷惘。不仅仅是在巨大的灾难当中我们要做到这些,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也能够引导你,取得成功。我想这些就是我从中所学到的吧。
游汶川观后感篇5
汶川大地震是那么的突然,它使多少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啊?它使多少人失去了美好的家园啊?它又使多少人因亲人的离开而悲痛交加呢?不管有什么困难和危险,父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女,我从一个故事中深有感触:
那天,民警邓波抱着已死儿子值岗一夜,直到遗体变僵硬。邓波是都江堰市公安局太平街派出所民警,今年34岁,目前负责所内的内勤工作。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他年仅6岁的儿子正在幼儿园午睡,那是多么的宁静安详啊!可无情的地震还是来临了,崩塌的房屋掩埋了儿子,其他许多小朋友也遭此厄运,当时受伤人数较多,有的躺在底上呻吟,有的奄奄一息,还有的当场死亡......现场惨不忍睹,用“恐怖”这个词形容一点也不夸张!邓波将儿子的尸体抱到派出所继续上岗执勤了一夜,直到儿子的身体从柔软变僵硬……邓波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我是一个外向乐观的人,如果没有这次地震,我从没想过我会这样痛哭,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天堂,如果孩子在天堂上,我想跟他说句‘爸爸对不起你’。儿子六年半的成长岁月里,我陪他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在记者面前,34岁的邓波依然难掩悲痛,一颗晶莹剔透的液体从他脸庞流下!我知道,那是泪水:它蕴含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挂念与无微无至的关爱。邓波回忆到:“那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停地叫喊着儿子的名字,因为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孩子没事,他不是好好地躺在这里吗?他只是因为太累了,所以睡着了,一定是这样的......可是,不管我怎么做,他就是不起来,我把头靠在他的胸前,心跳已经停止。我彻彻底底地崩溃了,这件事如同晴天霹雳直打在我的头上,我曾无数次的问自己:“这怎么可能?这一定是假的,对吧?这一定是骗人的.....”邓波与妻子趴在儿子的身上大声痛哭起来。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可是邓炻的命运却是在这场可怕的地震的怀里。
游汶川观后感篇6
2008年5月12日,一个和往常一样的日子,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四川大地依旧平静,在大家午睡的时候世界颤动起来了,地动山摇,大地崩裂,在那时我也亲身经历世界的毁灭。那时我还在幼儿园,午睡醒来没过多久,我就发现吊扇在轻微的摇晃,课桌上的水杯也在晃动,水一点一点的泼洒出来,然后我感觉整间教室也随着大地摇晃,同学们也有点惊慌,老师发现不对赶快让我们逃走,楼梯口墙上挂的画晃来晃去,不时有几张掉落下来砸在地上,有人站不稳还摔倒了,老师们紧张得直喘气,大家跌跌撞撞地在楼梯上扶着栏杆谨慎的一步一步挨着走,但摇得越来越厉害,好不容易才到了楼下,大家都害怕的趴下,但即使是这样也压抑不了心中的恐惧脚还是不自觉得高频率颤抖,我们眼睁睁的看着大楼慢悠悠的左摆右晃,心中也有眩晕感,过了一会儿地震停了,大家都安然无恙,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但在那一天,有太都太多的同胞惨死于地震的魔爪下,有太多太多的人为失去亲人而哭泣,那一刻,地震让半个亚洲颤抖,也在那一刻让世界震撼,地震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但有一点值得让我们反思,或许我们正确的对待地球,地球也不会这样对待我们,恐龙的消失没有改变地球,因此,地球离得开人类,人类离不开地球,人类属于地球,而地球不属于人类!!
游汶川观后感篇7
在天塌地陷的那一剎那,无数中国人的心,碎了……。
20_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让全世界都铭记的日子,一个本应充满欢声笑语、琅琅书声的时间,却被死神摧毁了。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观看汶川大地震记录片——我们在一起这部片子中的每一个人物都让我百感交集、钦佩不已。
她,本是一个最最平凡的女孩,可她在这场地震中勇敢的行为让她人性中的机智、善良光辉尽现,让她变得不再平凡。她,就是康洁。
“我“飞”下去了。”康洁对记者说。在地震发生时,面对是来不及跑下楼会被倒塌的楼掩埋或是选择跳楼博得一线生机,康洁选择了最危险的逃生方式——跳楼。学校教学楼前后一边是水泥地,一边是黄泥地。于是,康洁毫不犹豫地向黄泥地跳下去。从那么高的六楼跳下来,她竟奇迹般的只受了一点轻伤。从地上爬起,她又回到三楼去解救_未脱困的老师、同学。
作为一个女生,我从来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宝贝,我连游乐园里的小飞机都喊着害怕不敢坐。如果是我碰到这种情况,就算在二楼也不敢跳,更别提是六楼了。而康洁凭着自己的机智果断、临危不惧,存活了下来。
在汶川,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孩叫任思雨。她是当地一所幼儿园的中班学生。她在倒塌围墙的碎砖块下坚持了几十个小时,在双腿被压的情况下,她不仅没有哭,还为在场营救她的人们唱起了儿歌《两只老虎》,反过来安慰着别人。在场的每个人都哭了……。
我看完这则报道,泪水模糊了双眼。想到自己遇到困难时总是大呼小叫,每当我在人生中遭受挫折摔跟头时,从来都是金豆银豆掉满地。在任思雨的面前,我怎么好意思称自己为姐姐。
汶川,一个最平常的地方,涌现出了无数不平凡的人、无数感人的事,让十三亿中国人的脊梁挺得更直、心靠得更拢。大灾无情、大爱无疆。加油汶川,我们永远在一起!
游汶川观后感篇8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我非常难受,但更多的是感动。
2008年5月12日下午,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突然,教室剧烈地抖了起来。地震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外跑。可是来不及了,几百个同学被埋在废墟里面。爸爸妈妈们急匆匆地赶来,拼命在倒塌的房子里挖,可是,根本救不出自己的孩子。
被埋在废墟里的孩子难受极了!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吃的,没有喝的,身子也无法动弹,可是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想办法把毛巾撕成一条一条,浸湿了,每人分一条,来滋润干渴的嘴唇。这时候,我多么希望天上能下雨啊!后来,真的下起了雨,我却又祈求老天不要下了,因为雨太大了,埋在底下的同学们都冻坏了。就这样,他们一直坚持着,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解放军战士赶来了,他们顾不上休息,一刻不停地挖,救出了一个又一个奄奄一息的孩子。下雨了,他们浑身湿透了,还是拼命地挖,双手挖破了,照样坚持着。这一幕幕不禁让人潸然泪下。无私无畏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是多么感人啊!
这一刻,我们中国人是这样的坚强,因为我们相信灾难不能遮掩生命的光芒。冰冷的钢筋水泥虽然可以压倒灾区人民的躯体,但是压不倒他们勇敢而坚强的意志,更压不倒中华民族不畏艰险、万众一心的精神。
游汶川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 游天文观后感5篇
★ 游英国观后感6篇
★ 游迪士尼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