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依据,帮助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份清晰的教案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逻辑性,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篇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老师你好”为。选取了歌曲《老师最理解我》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和玩一玩《献给老师的礼物》三个部分来体现小学生们对老师所建立的深厚情意,通过歌唱表达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促进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2、在聆听中辨别不同的音乐情绪和意境;

3、能用充满自信的感情来演唱歌曲,并进行歌舞表演,体验师生同乐的愉悦。教学重难点:

1、学唱《老师最理解我》;

2、能用饱满的情绪进行歌唱。

教学准备:磁钟、三角铁、响板、电子琴

教学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知道9月10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你们喜欢老师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吗?板书歌曲:老师最理解我。

二、新课

1、发音练习:1234567

doremifasollasi

2、节奏练习:

三角铁:×―――11

碰钟:×-1×-11

响板:×××1×××11

3、学唱歌曲

①播放歌曲让学生初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②用自己语言表达一下对老师的感谢,然后再跟着音乐轻声哼唱歌曲;③解决歌曲中的切分节奏难点,重点指导唱谱;

④跟琴分句演唱歌曲,注意音准把握;

⑤学生随琴自由划拍祝唱歌曲,找出难点;

4、采用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三、进行歌曲表演

老师和学生进行对唱的方式演唱,将每句的前半句由老师唱,后半部分跟琴演唱。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唱了《老师最理解我》这首歌,并且进行了歌表演,同学们表现的很棒。愿你们带着对老师的爱,好好学习吧。

第二课时

一、解题直接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在那么多鲜艳夺目的花卉中,挑选出来米兰作为歌曲的呢?从而板书课题。

二、听一听《我爱米兰》、《四季啊!我在想》。

1、老师讲解“米兰”有关知识

2、用课件展示“老师平日工作的情景图”让学生在边欣赏图画中,边聆听歌声,感受歌曲中的情绪。

3、让学生讨论听了这首歌后表达了什么感情。

4、听的过程体会四季中我要为老师做点什么?

5、学生试着跟着音乐的感觉表演或创编。

三、玩一玩

1、通过以上学习,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歌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

2、用《祝你生日快乐》的旋律,填写祝愿老师的歌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听,也玩一些对老师赞美和爱的歌曲,那么你们还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呢?下去后想一想。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到郊外去”展开歌唱的,通过唱一唱《采山》让学生体验身处秀丽的山林时无比喜悦的心情,通过听一听《缆车》、《出发》和《郊外去》,让学生感受用音乐描写的异常有趣。而玩一玩则是在欢乐的野游中,渗透着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教学目标:

1、能够轻松愉快地演唱歌曲,并把握好节奏,唱准音。

2、在学唱《采山》这首歌曲中逐步认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劳动观念。

3、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缆车》,激发其动感和即兴创作的欲望。

4、在聆听《出发》时感受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特点,以及作品中少年儿童生活的'情趣和特色。

5、欣赏《郊外去》让学生感受到郊外游玩的心情,并了解钢琴的演奏方法,音色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认识到劳动最光荣,树立劳动观念。

教学准备:磁带、远教课件、电子琴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在家里都帮助家人做过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山里的孩子爱劳动的歌曲《采山》。

二、新课

1、老师简介歌曲的内容和演唱形式。

2、播放远教课件,让学生初听《采山》的旋律。

3、老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公段,并且出示音符认读。xo

4、试着打以上的音符节奏。

5、跟着范曲进行小声练唱《采山》,反复地听。

6、学生提出疑问,老师做以引导、解释,要体会出演唱用什么样的情绪。

7、学生跟琴分组唱、个人唱、集体唱《采山》。

三、课堂练习

1、引导学生创编动手,对歌曲进行表演演唱。

2、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创编节奏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采山》这首民歌,希望同学们把它唱给家人听一听,并且要发扬这种爱劳动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巩固复习歌曲,引出课题

学生演唱《采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那么我们在外,还会玩些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吧!

二、新课

1、播放《缆车》让学生欣赏,初显感知此曲旋律。

①老师简介《缆车》;

②再次复听学生哼唱为辅,从而体会坐缆车的愉快心情。

2、试听《出发》体会歌曲表面的情绪。

①老师对作品进行简介,了解《出发》的几个组曲;

②复听,体会音乐表现是哪两种情景?

a、号声响了集合b、车子在原野上奔驰

3、欣赏《效外去》从中感觉大自然的美景。

①让学生回忆一下去郊外春游的情景;

②让学生带着春游愉快心情欣赏此曲,感觉大自然的美好。

三、课堂练习

学生各自抒发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这课我们欣赏了一些外国的歌曲,并且从中体会到不同音乐所带来的听觉感受,激发了我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演唱、聆听了一些优美的歌曲,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本节课我们运用这些音乐来玩一玩吧!

二、新课

1、初听《去野游》感觉领悟;

2、老师对《去野游》进行简单介绍;

3、打开书从中学习一些乐理知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来认识下面的音符;x-二分音符二拍x四分音符一拍x八分音符半拍

4、复听《去野游》体会四拍子的节奏。

三、课堂练习

打开音乐书15页,学生练做习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去野游》从中认识了一些简单的音符。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丰收的喜悦”为,选取了秋收季节繁忙景象。选了歌曲《采爹秋》、民乐合奏《喜洋洋》、《丰收锣鼓》、钢琴曲《快乐的农夫》以主歌曲《锣鼓歌》等音乐素材作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从中感受勤劳和自信换来丰收成果。教学目标:

1、准确在演唱歌曲,解决歌曲中装饰音“”

2、初步学习乐器—口琴吹奏法。

3、在听一听感受民东合奏、钢琴曲,乐曲中所描绘人民在丰收季节喜悦、欢乐的情绪。

4、在玩一玩中感觉歌曲中锣鼓的节奏、韵律的美,在“玩中求学”。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欣赏《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稍息立正站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立正站好》。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伴奏下,大部分学生肢体协调、准确、具有准确的节奏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表现。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唱:《七个小兄弟》《乃哟乃》《音乐是好朋友》

听:《do---re---mi》《我是小音乐家》

奏:竖笛发音练习sol、 la 、si、

动: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

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勇于参与音乐集体活动,能与同学们合作,创造性地表演。

教学难点

认识四分音符 节奏x 及八分音符 节奏x ,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

教学总目标

聆听和表演,让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了解和熟悉“音乐友”。

1、在“听、唱、动、奏、”活动中体验以音乐学习为内容的音乐作品带来的乐趣,学生积极尝试和探索音乐奥秘的'愿望。

2、在音乐活动中认识简谱“1 2 3”及相应的柯尔文手势和长民唱名;在音乐游戏中,能听辨“do mi sol”的相对音高。认识四分音符节奏x 及八分音符 节奏x ,知道其名称,掌握其时值,并能迁移到实践情景中。

3、学习八孔竖笛的演奏姿势。学会正确的发音,用吐音吹奏sol la si 三个音。

教学思路

本单元让学生以感受音乐、体验快乐为切入点,通过演唱及欣赏等多种音乐活动展开,让学生在听一听、议一议、唱一唱、动一动中体验“可爱的音乐朋友”给童年带来的快乐。所选用的曲目均具有轻快活泼、富有动感的特点,内容不但个性鲜明、童趣盎然,而且梯度明显、相互关联。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2、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堂小结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

教学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习惯的复习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师弹奏旋律)。

4.学生跟唱曲谱

5.各种方法练习曲谱

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

6. 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饲养的香味? 等情境练习。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7.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6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圆圆和弯弯》

2、表演歌曲《圆圆和弯弯》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圆圆和弯弯》,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曲调优美淳朴,生动地描绘了金秋一派丰收的景象,抒发了农家儿童甜美生活的愉快心情。

二、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圆圆和弯弯》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钟声叮叮当》分声部唱一唱——二声部合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果实中哪些是圆的?哪些是弯的?你能说出这几种圆圆和弯名称吗?下面这首歌曲你听听讲了几种圆圆和弯弯的名称?还讲了些什么?

2、揭题、范唱,听录音、学生讨论

3复听录音,说说歌曲情绪(听后学生谈感受)

4、引导用动作表演歌曲:放音乐,学生自由表演。

5、学唱歌谱

1)听记曲调比赛,看谁听得最快,最准确(教师弹奏一句,学生唱后试着记。教师弹奏指名学生试唱)

2)视唱歌谱

3)用竖笛吹一吹)

6、学唱歌曲:放录音轻唱——重点练唱:切分音和一字两音、连线、休止处——唱——处理:唱出丰收的喜悦。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渲染丰收的气氛

学生分小组试敲——合着音乐敲一敲——边唱边用打击乐伴奏

8、分组用打击乐和竖笛伴奏、即兴表演——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9、编创与活动(如时间够的话进行)

分组编创歌词——挑选好的编成几段歌词表演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逐步培养儿童听音乐的习惯和兴趣

2.能安静地聆听音乐,并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3.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感受人声和器乐不同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学习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时,指导学生唱出四三拍的韵律。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新授:

1、引入新课:

教师简单介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歌。国歌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反映该国家人民的精神风貌。因此,在唱、奏国歌时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庄重、肃穆,身体不能乱动。

2、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请学生起立,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赏一边遍

3、提问:在什么场合下要唱、奏国歌?

4、介绍国歌的来历,并听齐唱和铜管乐演奏的.国歌,使学生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5、教师启发学生简单的谈谈,用乐器演奏和人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给他们的不同感受

6、播放奏国歌、升国旗的画面,让学生知道奏国歌、升国旗的联系

四、课后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创作于1935年,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歌。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教案7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案优秀7篇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7篇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7篇

二年级上册美术课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鸟教案精选7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7篇

2023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参考7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篇

五年级上册人教美术教案7篇

9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