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和鸡宝宝教案精选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教案中要包含适当的练习和评估方式,一份结构合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的流畅性,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鸡和鸡宝宝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鸡和鸡宝宝教案精选5篇

鸡和鸡宝宝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动动、玩玩、吃吃中感知糖果的种类,简单形状和软硬特点。

2、能快乐地、较清楚的进行语言表达,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活动过程:

一、说说自己喜欢的糖果。

目的:激发孩子对糖果的兴趣。

你们吃过糖果吗?你吃过什么糖?

二、分一分、摸一摸

目的:知道糖果有方方的、圆圆的,有软软的和硬硬的。

1、糖果屋里有那么多糖果宝宝,可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

2、帮糖果宝宝找家。

重点:引导幼儿能快乐的告诉糖果宝宝,它的家在哪里?如:方方的糖果宝宝,我送你到方方的家里。

3、 摸一摸、说一说,感知软软的糖和硬硬的糖。

重点:引导幼儿运用手摸糖果,感知糖果的软硬特点。

三、游戏:找糖果

目的:在游戏情景游戏中感知方糖、圆糖、软糖的各自特点。

1、请幼儿听清楚指令,请你摸一颗圆圆的糖。

难点:引导幼儿能听清指令,根据要求寻找相应的糖果。

3、吃糖果。

鸡和鸡宝宝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并认识四种新蔬菜的名称(认知)

2、能说出多种自己喜欢吃蔬菜的名称(技能)

3、知道多吃蔬菜身体好,逐步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已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并知道蔬菜的名称

2、物质准备:多种蔬菜图片

活动重难点

1、重点:逐步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2、难点:认识蔬菜的名称,并能大胆在小朋友面前说出自己爱吃的蔬菜名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看《走进蔬菜园》

调动幼儿已有经验,通过画面回忆自己已认识的蔬菜名称

二、图片展示,了解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

1、教师逐一出示几张常见蔬菜图片,给幼儿普及这种蔬菜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

如:菠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铁,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胡萝卜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小朋友吃了后,会让眼睛变得更加明亮;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像vc它能使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

2、说一说我认识的蔬菜都有哪些

三、认识新蔬菜

1、教师说出芹菜的谜面:身材瘦瘦个儿高,叶儿细细披绿袍,别看样子像青蒿,香气扑鼻味儿好,请你猜猜会是那种好吃的蔬菜呢?(幼儿猜测,幼师互动)

2、教师依次出示莲藕、山药、冬瓜,引导幼儿认识这种蔬菜,并带领幼儿了解其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如:芹菜中含有铁、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另外还含大量的纤维,有利于排便。

四、学习儿歌《不挑食》

1、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说一说小乌龟和小老鼠爱挑食,最后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通过儿歌,引导幼儿了解不挑食的重要性

儿歌:不挑食

小乌龟爱挑食,一粒大米吃三次,脖子细细,尾巴细细,耷拉着脑袋没力气;小老鼠爱挑食,只吃花生巧克力,脖子细细,尾巴细细,焉头耷脑没力气;小熊一点不挑食,米饭、青菜、肉和鱼,大口大口吃下去,脸蛋红红笑嘻嘻!

鸡和鸡宝宝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妈妈和孩子的亲情。

2、学习根据不同信号走跑交替。

3、区别树叶的颜色(红色、绿色、黄色)并一、一对应找相同颜色。

活动准备:红色、绿色、黄色树叶若干、乐曲、手铃。

活动过程:

(导入)1、幼儿根据律动进行表演。“听、呜呜…小朋友,你们有没有看到我的宝宝啊?秋天的时候,风婆婆把他们带出去玩,现在冬天都到了,我宝宝还是没回来,我该怎么办啊?”(启发幼儿去森林公园帮树妈妈找树叶宝宝)

(过程)2、寻找树叶宝宝。

?1〉、“呼…”一阵微风刮来,我们慢慢的走吧。(固定节奏)

?2〉、“呼呼…”一阵好大的风刮来,小朋友们快快原地转圈跑。(不规则节奏)

?3〉、风停,教师问小朋友有没有看到她的宝宝?没有

?4〉、重复此过程:小风(慢慢走)、大风(原地转圈跑)、风停了,小朋友找到了树叶宝宝。

3、请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并送树叶宝宝回家。(回家的`路上重复走跑交替过程)

4、到家了,观察房子的数量、颜色。(红色、黄色、绿色共三所)将不同颜色的树叶送到相应颜色的房子里。

5、教师纠正放错的幼儿。

(结束)1、树妈妈感谢小朋友帮助她找到树叶宝宝,并告诫小朋友不要和陌生人走,随便离开自己的亲人。

2、参加森林舞会自由舞蹈。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手拓印树叶。

鸡和鸡宝宝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颜色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制作颜色标记。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透明塑料盒3个,颜色标记图5个,图形宝宝24个。

2.每人一篮图形宝宝(红、黄、绿)、水彩笔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按颜色特征分类,送图形宝宝回家。

师:小朋友看,你们的篮子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颜色呢?(红、黄、绿)我们叫它们图形宝宝。这些图形宝宝要想回家了,要请我们小朋友送它们回家,你们愿意吗?图形宝宝的家在这儿呢,相同颜色的宝宝要住在一个家里。

教师请一幼儿上来送,再请女小朋友、男小朋友分别来送。一边送要一边说:红宝宝我送你回家,绿宝宝我送你回家,黄宝宝我送你回家。

师:图形宝宝都回家了,我们来看看这是谁的家?(请幼儿分别说出)。

2.给图形宝宝的家找出颜色标记图。

师:这些图形宝宝想请小朋友给它们的房子做上一个标记,小朋友想一想,可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

出示5个标记图,让幼儿选择标记图贴在房子上,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要贴这一种颜色。

3.游戏:图形宝宝找妈妈。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图形宝宝家来看看?那你们闭上眼睛,老师来变个魔术。

出示许多不同颜色的图形宝宝,每人选一个,告诉老师是什么颜色的宝宝。老师请红宝宝、绿宝宝、黄宝宝分别做个工作:跳一跳、跺跺脚、转个圈。

老师做图形妈妈,三位老师分别挂上红、黄、绿标记图卡,请幼儿边唱边游戏。第二遍老师交换标记图,第三遍幼儿交换后听音乐跟着妈妈开火车回家。

4.操作练习。

师:今天图形宝宝还要请小朋友帮个忙,它们家里有许多衣服、袜子、玩具,要按它们的颜色画上标记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学会制作颜色标记。共包含了三个过程:一是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片的差异,有红、黄、绿三种颜色;二是把这一差异确定为分类的标准,并且把这一标准贯穿于分类的过程(即送图形宝宝回家,按三种颜色分);三是用符号表示这一差异。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转移,所以,教师提供的图形片数量要适当。太少,不能强化分类的标准;太多,又容易使幼儿产生疲劳,不易集中注意力。因此我给每个幼儿发了三个图形片,在分类过程中,幼儿全部分对了。

第三个过程我是分两步来进行的,第一步是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图,在5中颜色标记中幼儿选了红、黄、绿3种给图形宝宝的`家贴上。又通过游戏“图形宝宝找妈妈”来复习巩固,进一步感知什么颜色的找什么标记。第二步是让幼儿根据不同颜色来画出标记,即给不同颜色的衣服、袜子、皮球画出颜色标记。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来得及评价幼儿制作的标记,应从正确与否和涂色方法两方面来评价。后来我看了幼儿的作业纸,全班有1个幼儿一种颜色标记画错了,还发现作业速度慢的幼儿涂色方法掌握得不好,不会均匀地涂,对这些幼儿还要给予指导。

鸡和鸡宝宝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撕纸活动的乐趣。

2.初步尝试沿线进行撕纸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母鸡3,小鸡孵化1。

2.声音:母鸡

3.鸡蛋操作纸、胶棒若干。

声音

活动过程

一、声音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以好奇的口吻:听,谁来了?

2.图片演示:母鸡

你们猜猜这只母鸡到草地上来干什么呢?

看看它在干什么?

3.图片演示:草窝里的鸡蛋

师:母鸡生了很多蛋宝宝,我们帮鸡妈妈把蛋宝宝送回鸡窝好吗?

二、示范撕蛋、贴蛋

1.教师示范

(1)奥!我来取出一个(一张)。用手捏住纸,慢慢地撕,小手慢慢地移。

沿着这上面的圆线撕。哝!一个蛋宝宝出来了,我们应该把它送回哪里?(鸡窝)

(2)把胶水涂在蛋宝宝身上(蛋宝宝亲亲胶水),然后轻轻地送回鸡窝。

2.示范巩固

(1)我要再帮鸡妈妈送一个蛋。

小手伸出来,先撕开一个口子,然后一手捏住蛋宝宝,慢慢地撕,沿着圆线把蛋宝宝找出来。

(2)把蛋宝宝送回鸡窝。(示贴在鸡窝上)

这样贴对吗?(蛋宝宝会滚下来的)

这样呢?(掉下来,蛋宝宝会碎的)。

应该贴在鸡窝里。(示范正确的方位)

3.还有很多蛋宝宝没有送回鸡窝呢,我们小朋友一起把蛋宝宝送回鸡窝好吗?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沿着圆点进行撕纸。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把撕下来的废纸扔在篮子里。

四、欣赏,评价

1.你喜欢哪幅图上的蛋宝宝?为什么?

2.教师介绍一幅撕的光滑,构图到位的画。

鸡和鸡宝宝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鸡蛋变宝宝教案8篇

数字宝宝七教案推荐8篇

中班蛋宝宝教案7篇

纸宝宝小班教案8篇

图形宝宝中班教案7篇

纸宝宝朋友教案8篇

乖宝宝教案模板7篇

乖宝宝教案推荐7篇

纸宝宝语言教案6篇

小班图形宝宝教案6篇

鸡和鸡宝宝教案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