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7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制定教案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便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教案的编写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写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7篇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对描写动物的乐曲感兴趣,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想象中的乐曲意境及动物神态。

2.能区分歌曲《郊游》中相同的不同的部分,并能用歌唱、律动及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3.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郊游》,演唱时声音自然,情绪饱满。

4.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与他们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集中精神聆听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歌曲中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并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图。师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你最喜欢干什么?(放风筝、游玩)

师总结:是呀!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百花争艳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尽情的游玩,闻着幽幽的花香,脚踩柔软的青草,尽情、自在的游玩,肯定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你看,有人正享受着春天的美好,你听,他们在唱些什么?

2.学生欣赏歌曲《郊游》

3.学生起来说说他们在唱些什么?学生说说歌词。

师总结:他们在邀请我们一起去郊外游玩。让我们也赶紧出发吧!

4.跟着音乐拍手打节拍。(跟着老师做)师提问:我们来到了郊外,郊外的景色怎样?

学生自由说,老师提示,我们用歌曲的.歌词来回答老师。

学生回答: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5.指导学生朗读节奏。

师:老师想让你们按书中乐曲的节奏来回答老师。

教师出示节奏,先用跑、走、拖来朗读节奏,再让学生加入歌词朗读节奏。

请学生示范,集体示范。

让我们加上我们的小手,边拍边来读一读。学生集体朗读,请学生朗读。

6.春天真美,郊外真美,让人忍不住想唱起来。

(1)教师范唱歌曲,唱到最后两句可以让学生一起唱。

(2)跟着老师演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3)完整演唱歌曲。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提问:唱着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快乐、高兴、兴奋)师:那你怎样把你的快乐传递给大家,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学生回答:

1.可以通过歌声来回答。(教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让学生选择)

2.用表情来传达。

3.可以边拍手边唱。

教师组织用各种不同地方法来演唱。

7.让学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

8.请个别学生演唱。

9.跟着伴奏,为乐曲加上打击乐器,加上动作演唱。

教师:老师感受到了小朋友们快乐,郊游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忍不住想跳起来,谁来表演为歌曲伴舞,下面小朋友为他们伴唱,伴奏。(打击乐器演奏、学生加入动作表演。)

二、学习欣赏曲目《快乐的小熊猫》

师导入:我们欢乐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引来了一只小熊猫,看它在干什么?

1.播放视频

2.教师讲解。

这是一首管弦乐曲,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散板、主题、主题变奏)

3.再次欣赏乐曲,学生欣赏老师讲解。

4.教师总结

这首管弦乐乐曲是动画片《熊猫百货商店》的一个配乐片段,乐曲中运用各种不同的乐器去刻画动物的性格,以生动的音乐语言塑造了活泼可爱的小熊猫和叽叽喳喳的小鸟等的音乐形象。让我们再次欣赏《快乐的小熊猫》。播放视频。

三、课堂总结

音乐无处不在,在山林间,在小溪边,在马路上、有了音乐电影、电视才更精彩,我们小朋友们的动画片才更形象,如果我们平常多留心,你就会发现音乐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真的是很美妙、很神奇。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篇2

一、活动目标:

1、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2、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重点:

1、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大头饰(熊、松鼠)、歌曲磁带《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表演《去游玩》。

表演歌曲《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快乐地表演。

2、经验连接。

(1)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起去郊外游玩过?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和家人或伙伴一起出去郊游的经历,教师也可以加入,讲述自己出去郊游的事情。

(2)出示大熊、松鼠的'头饰,引起阅读兴趣。

在森林里,有一只大熊和一只松鼠,它们也要到野外去游玩了!它们会带些什么东西去呢?发生了些什么事呢?老师这里有一本书,秘密就藏在这里面!你们想看吗?

(二)、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祛暑,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注意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独立阅读,并按顺序翻阅图书。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随意翻阅故事的画面内容,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

(2)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看书。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一页一页地看,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每一幅图里,大雄和松鼠都带了什么相同的东西?这么东西又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交流讨论

1、幼儿手指画面,尝试运用自己的话相互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2、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请幼儿自由猜一猜、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引导幼儿念一念故事的名称。

(四)、听说游戏

教师随意说出一组词,如长、多、粗等,让回幼儿快速说出其意思相反的词来。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书,整理物品。

五、活动延伸:

进行理解阅读。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歌曲aba结构,理解歌词内容,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欢快跳跃”和“抒情连贯”两种歌唱方式来表现歌曲的不同内容。

3.愿意参与活动,感受郊游活动、同伴之间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aba结构,感知a段音乐的欢快和b段音乐的优美。

难点:学习用跳跃、连贯的歌声演唱歌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受音乐旋律。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在这样的春天里,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郊游。”

“今天老师带来的歌曲,唱的就是郊游的`事情,小朋友们来听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理解歌曲内容,感知歌曲的结构和性质。

1.(播放歌曲),幼儿听音乐,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你们听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小朋友们是怎么去郊游的?你们去郊游看到了些什么呢?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你们知道什么叫锦绣?(锦绣的意思是很多漂亮的景色在一起)

3.出示节奏图谱,为第二段歌曲做铺垫。

4.教师示范歌曲,幼儿试唱。

“小朋友们,你喜欢歌曲里的哪一句?你能试着唱一唱吗?”

“小朋友们一起来唱一唱。”

5.“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我也想唱一唱,你们也来唱一唱!”

6.“你们有那一句没有听清楚?哪一句唱起来有困难?

三、大家一起去郊游

1、教师带头以邀请游戏的形式,连续邀请幼儿手拉手地边唱边表演。

2、在演唱歌曲前,先找到一个小朋友拉好手,然后一起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唱完一遍后,赶紧再邀请一名幼儿,手拉手边唱边走。不断反复演唱这段歌词,知道所有幼儿均被邀请到。

四、活动延伸:

教师带幼儿边唱边出场,让幼儿在音乐区继续大胆创编动作。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篇4

课时目标:

1.尝试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出云的轻盈和飘逸。

2.尝试将课本的歌谣编创完整,并准确读出。

教学重点:

在撕云,唱云,跳云的过程中感受歌曲轻柔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海》

三.编创与活动:编创歌谣

1.课前板书好歌谣

2.生看黑板试朗读歌谣

3.师生讨论,在歌谣中缺少的地方应填什么?

4.生汇报自己的编创结果。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四.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也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但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生边读边拍,读准节奏。

五.表演《云》

1.师手工剪纸表演导入

师变魔术用一张白纸剪出一朵云,出示:老师剪的是什么?

2.设问:云给你的感觉是轻飘飘的?还是沉甸甸的?

3.指导学生用纸撕出一朵云来,气息训练。

设问:用手捏着你的“云”的一端,怎样吹,才能让云飘动又不会飞走?

4.生尝试练习:缓缓地吹出。

5.师在琴上弹奏歌曲前八小节旋律,请学生用“u”轻轻哼出,感觉就像轻轻吹动天上的云。

教学反思

整一堂课,学生基本能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课堂气氛也相对轻松愉悦,但在教学目标达成上还存有遗憾,难点的解决没有很好的体现出音乐性以及难点的渗透在之前的环节落实的也不够理想,有些课堂评价语没有体现出有效性。

?云》这首歌曲我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通过学生动手制作云来更深层次的理解歌曲。

在课的设计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抓住学生们爱游戏、爱看动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记忆力。课的一开始,我就用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老师动手用纸撕云,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点题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在学生年龄小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出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学习。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课程的价值提到这样一个方面,那就是: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是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我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充分地考虑到了音乐的特点,考虑到了音乐课应该以音乐为主,以学生的听赏感受为主。因此自己的教案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音乐学习活动,突出了对情绪、情感的感受和体验,在实施过程中也切实地感受到这样的设计还是很有效的,学生在音乐声中所进行的多种活动都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同时学生也为音乐的优美旋律所吸引。下课后,好多孩子都问我说老师下一次我们还听不听?但是我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那就是对最后一首歌的欣赏没有尽兴,因为时间的缘故,没有再进一步更深一层地去听赏、体验歌曲的情感。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篇5

课时目标:

1.在歌声中感受海的宽广和辽阔。

2.能用三角铁配合歌曲情绪为歌曲伴奏。

3.能准确,流利地演唱歌曲曲调。

教学重点:

用歌声和身体律动表现出大海的宽广和辽阔。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海》

1.师画简笔画导入

设问:猜一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你见过海是怎么样的?

2.师小结海的不同面貌

3.师用钢琴演奏《海》并配以哼鸣。

设问:你感受到老师唱的海是什么样的?

温柔,宁静,美丽

4.生随琴模唱感受不一样的海

5.师生共同在大海上贴出图形谱并视唱

6.引出歌曲,初听歌曲范唱

设问:你能用一个字形容一下这首歌所描绘的海吗?(美)

7.听老师范唱,感受歌曲节拍并击拍。

8.出示小黑板上的歌词,生按歌词节奏朗读。

提示学生注意读出温柔和宁静的海

9.随录音范唱模唱歌曲。

10.随琴练唱

11.学唱曲调

12.用轻柔,甜美的声音配上三角铁的伴奏演唱歌曲。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制稻草制品的多种玩法,在此过程中掌握双脚跳、跨跳的技能并能在宽20厘米的平衡线中间走。

2、通过玩“打老鼠”等系列游戏,加快奔跑的速度,提高动作的灵敏度性和协调性,发展平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自制游戏材料与同伴参与体育活动的快乐,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商讨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5、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大自然的爱。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包纸球的经验,对稻草及其制品较为熟悉。

材料准备:

1、稻草若干把,各种花式的草墩若干个,用草编织的小路若干条,草球若干个,大小稻谷若干袋,颜料、丝带、彩带若干。

2、麻雀头饰2个、老鼠头饰2个、望远镜2个、田野场景图片、录音机、录音带。

3、场地设置:见活动过程中的图示。

活动过程

1、师幼讨论,进一步认识和熟悉活动材料。

(1)师(出示稻草)巩固对稻草的认识:“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稻草。)你知道它是从哪里来吗?(田里来的。)它是什么形状的?(长长的、圆圆的、中间是空的。)它有什么用处呢?”(幼儿自由表述。)

(2)巩固对稻草制品的认识,引发对利用自制材料进行游戏的兴趣。

师(展示各种样式的草墩和草绳):“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如果用这些稻草、草墩、草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让幼儿自由商量讨论,在老师的协调、启发下,幼儿自由分组开展操作活动。

2、幼儿分组自制游戏材料,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1)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第1组:包草球。

①指导语:“我们怎样才能把稻草包成一个球状呢?可以借鉴我们以往学过的包纸球的办法。”

②幼儿尝试将稻草包成草球状。

第2组:涂染和装饰。

①指导语:“选择你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它们涂得漂漂亮亮,同时也可以用各种彩带、丝带帮它们装扮,活动时请小朋友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不要让这些稻草制品掉眼泪呀。”

②幼儿对草墩、草垫等制品进行涂染和装饰。

第3组:变造型。

①指导语:“我们可以把稻草制品变成各种形状,请你们来变一变。”

②幼儿利用材料的特殊性对稻草制品进行重新变形。共同分享变废为宝成果的快乐。

3、利用自制游戏材料进行多层次游戏,发展跑、跳、平衡等多种运动技能。

(1)花样玩稻草制品。

①鼓励幼儿观察、设想并讨论:“请小朋友想一想,用刚才自己做的草球、草墩和草绳可以玩什么体育游戏?有多少种玩法?”

②幼儿尝试以多种花样玩稻草制品,同时进一步熟悉活动材料。

③请玩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花样玩稻草制品。

幼儿想到尝试用单、双脚跳过草墩;跨跳、侧跳过草绳;把两条长草绳摆成小路快速走;把草球直接扔到筐里或朝某个方向扔等。

(2)系列游戏:“我们去郊游”。

①请幼儿设想并表述自己玩游戏的方法。

指导语:“如果我们用这些稻草制品来玩一个‘郊游’的体育游戏,你们想怎样玩才最有趣呢?”

②老师根据幼儿提出的玩游戏的方法,结合预设方案,组织系列游戏“郊游”。

游戏1“我们去田野”,训练跨跳与平衡能力。

A. 规则:要求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地做跨跳和走路的动作,从一个草墩跨跳到另一个草墩上,走小路(草绳制)时不能走出草绳范围,若跨跳不成功的要重新跳过,走出草绳的则要重新走过。(场景示意图见图1。)

B. 在幼儿游戏2~3遍后,配班老师适时出示田野场景图片,表示游戏结束。

图1

游戏2“我们在田野游玩”。

A. 增加游戏难度:改变草绳的投放方法与摆放密度,调整及加宽草墩距离,提高幼儿跳的兴趣。

B. 规则: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双脚跳过小沟(草绳制),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儿双脚跳时不能踩到草绳,再双脚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来。(场景示意图见图2。)

图2

C. 鼓励幼儿原路返回,看谁跳得又快又准,结束游戏。

D. 引导幼儿谈谈此次郊游的感受,交流总结跳与平衡走的经验。

游戏3:“帮农民伯伯打麻雀和老鼠”。

A. 营造氛围,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麻雀和老鼠的声音),引导幼儿倾听。请幼儿用望远镜观望并向老师和同伴报告。(幼:“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粮食。”)指导语:“那怎么办好呢?”请幼儿自由说出办法来对付麻雀和老鼠。(音乐响起前,请一些幼儿戴上麻雀、老鼠头饰先扮偷吃粮食状,然后音乐变化时分别藏到禾把后面让其余幼儿寻找。)

规则:幼儿分组听音乐双脚跳过草墩和草绳,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绳抓老鼠,互换角色持续游戏多遍。(场景示意图见图3。)

游戏过程中及时提示幼儿注意快跑和躲闪的安全,见图4。

结束活动

(1)幼儿帮农民伯伯送稻草和稻谷回“家”。

提示语:“小朋友刚才真能干,帮助农民伯伯赶走了麻雀和老鼠。现在我们帮农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吧。”幼儿可以选择两人抬着稻谷、自己托着稻谷或挑着稻草走过小路、跨过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高高兴兴地回“家”(见图5)。

(2)听音乐做放松动作——按摩操,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把挑回来的稻草堆成一间草房子,里面放稻谷,可以成为开展其他活动的资源。

2、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游戏比赛在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活动反思

1、活动重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从自制材料环节到游戏玩法讨论等环节无不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精神。

2、材料提供的丰富性和园本化。

(1)活动中提供给幼儿的草球、草绳、草墩和禾把的花式多样化,教师由此体验到辅助材料多一些更能刺激幼儿创造的欲望,提升活动的效果。

(2)善于利用园本课程资源和教研成果,在引导幼儿进行变废为宝的自制材料过程中丰富了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内容。同时也有机地整合了体育、科学、美术等领域内容,有效渗透环保理念。

3、多层次游戏目标清晰,难易有别,利于幼儿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富有乡土特色。

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篇7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

2、学唱歌曲《大海》

3、表演歌曲《大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练习用简单的图形谱(线段图)表现音乐的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大海》,完整地聆听录音范唱,并通过提示分辨歌曲描绘的“海”的形象。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为《大海》创编动作,学习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设计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小练习:学习利用身边的物品模仿声音。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大海摇篮》{引导学生认真听乐曲,分辨歌曲唱出的内容,并采用图谱(线段图)表示的方法。

(1)初听前谈谈“海”等有关常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提示学生可用自己认可的图形表示所听到的音乐形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或利用身边的物品制造声响进行体验表演。

2、听歌曲录音《大海》;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大海》,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与打击乐器等方法制造声响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7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音乐课教案7篇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7篇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案7篇

幼儿班大班音乐教案反思8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课教案7篇

幼儿班大班音乐教案及反思5篇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及反思5篇

云音乐教案教学反思精选8篇

音乐课教案反思5篇

音乐教案大班含反思5篇

二年级音乐教案反思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