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让我们能够将零散的阅读感受系统化,形成完整的思维脉络,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总结书中的知识和信息,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掩耳盗铃的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篇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非常有钱。有人就想跑到这户家里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漂亮。小偷心里高兴极了,心想“这钟一定很值钱,把它搬回家那就赚大了!”可是这个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这下慌了!心想“糟了!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别人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往耳朵里塞得严严实实的,心想“哈哈!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他挥起锤子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开了。人们本来还在熟睡中,听到钟声都惊醒了,赶快跑出屋,一起把小偷抓住狠狠揍了一顿!可是愚蠢的小偷还一边哭叫一边喊“我已经把耳朵捂住了,你们怎么还能听到啊……”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篇2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春秋时代,有个地方有一个很漂亮的大钟。有个人想把它盗走,他碰了一下大钟,发现有很大的声响传出。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帽子戴在头上、并捂住耳朵。自言自语的.说:“我听不见别人一定也听不见”。他就开始盗钟了,谁知他刚碰到钟,钟就响了。有人发现他想盗钟,就把他抓了起 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己骗自己。
掩耳盗铃读后感8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寓言故事。其中我最喜欢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做聪明以为自己把耳朵堵上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去偷别人家的铃铛。结果被那家主人抓住了。
我们做事情要考虑全面,不要像偷铃铛的人那样结果,得到那样的下场 。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篇3
今天天气十分的晴朗,不过因为昨天下的一场大雪,风都是刺骨的寒冷。不想出去,所以只好坐在家里看书。当我读了《掩耳盗铃》这个故事后,只觉得故事的主人公太愚蠢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很久以前,有个人看见一户人家的门上挂了一个小铃铛,觉得十分的好看,于是想占为己有,把它偷回家去。可是这个人知道,手只要一碰铃铛,它就会当当的响起来,主人发现就会出来。怎么办呢?对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了。他为自己的点子而沾沾自喜起来。于是他就捂着耳朵来到铃铛的旁边,伸手去偷铃铛。结果他当场被主人抓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一个道理:就是不能自欺欺人。生活中我遇到一些自欺欺人的同学。记得有一次我们数学考试,同桌有好几题不会写,看到我已经写的满满的.,于是伸长脑袋瞟了几眼然后把我的答案写下去。后来发试卷的时候,他考了九十多分,抄袭我的题目全部都对了。因为他第一次考的这么好,于是老师大大的表扬了他。他得意的拿着试卷到处炫耀,好像有多了不起似的。后来的考试我留个心眼,把试卷答案遮的严严实实的,他抄不到了,就只能考到七十多分了。我知道自欺欺人是会害了自己的!
另外就是,别人的东西我们是不能去偷得,这可是犯法的事。觉得别人的东西好,自己可以努力一点挣钱自己去买,这样的东西也是光明正大的,心里也很坦然的呀。否则就算偷到了,良心也会不安的,晚上睡觉也会睡不着的!
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篇4
今天,我读了《掩耳盗铃》这篇成语故事以后,感触很深。
故事主要讲的是:有一个贪财的人看见了一口大钟,就想背回家去。可是钟太大、太笨重,他一连搬了几下,都没能搬动。于是,他找来一只铁锤,打算把钟砸碎,再一块一块拿回家去。不料那人用锤砸钟的`时候,发出了一阵阵洪亮的钟声。这下他可犯难了:“要是别人听见响声,都来夺钟怎么办呢?"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他认为:只要自己的耳朵听不见了,别人的耳朵应该也同样听不见。于是,他放心大胆地用力去砸钟,巨大的响声传得很远,官差闻声赶来,把他抓获了。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那个人太愚蠢了,真是自欺欺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自作聪明,想欺骗别人,实际上是自己欺骗自己;做任何事情要经过再三考虑以后再做,不能随便下结论,那样倒霉的只会是你自己,不会是别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是属于你的东西,你就不能占为己有,无论这个东西你是多么的想得到,这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引以为戒。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篇5
爸爸给我买了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由常云鹰等编《成语故事》这本书。爸爸把这本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之后,我就对它一直爱不释手。一有空,我就会拿出来读读。书中一个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吸引着我,启迪着我。如果你看了读了,一定也会像我一样痴迷于这本书的。因为,这本书能让我们在开心阅读的同时,懂得很多很多的道理。
还记得读了成语故事《掩耳盗铃》后,我一开始就觉得这个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的人愚蠢得可笑。书中是这样说的:有个小偷,到一户富人家偷盗铜铃铛,他一边往外跑,铃铛一边在他怀里响。小偷便用自己的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只要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也听不见,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抓住了。
这个小偷为什么以为只要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己听不见,别人就都听不见了呢?我认为原因有两条。第一,他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寻求心理安慰。小偷偷东西,他也害怕,他也紧张,他也不希望被别人发现。他便抱着侥幸的心理捂住自己的耳朵,只要自己不害怕,不紧张就行了,万一别人也没有听见,铃铛不就到手了吗?第二,说到底,他还是舍不得丢了铃铛,贪婪占了上风。得到这个铃铛,他便可以吃喝玩乐,便拥有他认为的幸福、快乐。铃铛响了,可能被别人听到,他也心甘情愿冒这个风险。
希望我们小学生都来读读这本书,都从《掩耳盗铃》等故事里得到有关的启发和教育,不能碰的东西不要碰,不能做的事情坚决不要做。让阅读充盈业余生活,让好书陪伴我们成长!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篇6
从前有一个小偷,想盗取一个用上等黄铜铸成的大钟。可是钟太重了,他又搬不动,左思右想决定找个东西来把它打碎,然后把碎片一块一块搬回来。于是他找来一个大铁锤狠狠地砸钟,发出巨大的响声,小偷便用自己的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只要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也听不见,结果可想而知。
大家一定会说这个掩耳盗铃的人很愚蠢,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有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比如说:有时候,老师正在让大家朗诵课文,你却用书蒙着自己悄悄和别人说话。同学们正在朗读,而你假装读,用书遮着自己 ,悄悄和别人说话。你可能以为老师没看到你吧,或许老师这时看你看得最清楚。我们千万别再”掩耳盗铃“了。
”掩耳盗铃“的'人,是十足的唯心主义者。铃声是客观存在的,怎么能凭自己捂住耳朵可以否定的呢?”掩耳盗铃“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掩耳盗铃的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