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读后感,我都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在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写读后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圆明园毁灭记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圆明园毁灭记读后感篇1
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个大园,也叫圆明三园。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
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
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民不再受侮辱!
圆明园毁灭记读后感篇2
小的时候,常常听老人们说,圆明园被毁灭是一件让人觉得遗憾的事情,可是那会我还不明白,圆明园被毁灭有什么遗憾的呀,直到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才明白,圆明园被毁灭,真的是一件让人觉得遗憾的事情,而且让我感到无比愤怒和耻辱。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内不仅有园内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连流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世界里。
然而,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他们把可以拿走的拿的干干净净,比如那些名人书画,十二生肖的头像等等,有些比较重的东西,用大车或牲口来运走他们,还有一些真的拿不动的,他们就用一把大火把它们烧成灰烬。为了想要占领我们中国,侵略者们毫无顾忌的为所欲为,任意破坏。圆明园这一艺术上的瑰宝,历史上的博物馆,就这样让他们烧成了灰烬。
我们应该牢记这一段历史,学习了这篇课文,让我深深地认识了国家富强的重要性,它在时时刻刻地激励着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毁灭记读后感篇3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后,我感到义愤填膺。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它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约10公里。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三园分别有垣墙相隔;前为万春园,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等,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圆明园中还建有西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抢掠并付之一炬。
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报答我们的祖国,血洗昔日的耻辱,为祖国争光,为国旗添彩!
圆明园毁灭记读后感篇4
当中国人民还沉浸在航母下水、十八大胜利召开的欢乐中时,我学了一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走进仅剩废墟的圆明园,谁也无法想象她昔日的辉煌。她是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园中有各地的风景名胜;有神话中美丽的仙境;还有西洋景观……园内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和奇花异草。她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但在1860年,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抢走了里面的珍宝。他们把圆明园洗劫一空后,残忍地放火焚烧。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这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国,一个叫法国。
合上课本,我的心在流血。圆明园汇集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啊!可是她就在一场大火中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一根根残柱仿佛在诉说着侵略者的凶残,也在告诉人们:落后就要挨打。
想当年,清政府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当时的皇帝,愚昧地自认为自己是“东方大国”,殊不知外国已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当强盗侵入时,我们的八旗军简直是不堪一击!
再想想现在的祖国,是多么的繁荣富强!为什么祖国会强大呢?因为在建国初期,许多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祖国。才会有祖国今日的强大,才会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我们要牢记圆明园会没得教训,努力学习,虚心地向他人学习、请教,才可以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成为祖国的栋梁。否则就会想充满气的气球,爆掉后变成一堆垃圾。圆明园的毁灭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能盲目自大。“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过往的历史已反复印证了这句话。
今天,我又拿起课本,重温这篇课文。尽管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毁灭记读后感篇5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圆明园的毁灭》读完这篇课文我不仅恨侵略者,还对当时的中国人民的无能感到无奈。
昔日的圆明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还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可是,这样举世闻名的建筑却在1860年10月6日被无情的,可恶的侵略者给肆意毁掉了。
读到这里我决定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祖国争光,不让外来的外来的`侵略者,再来毁坏中国的历史文物。同时也向大家呼吁:“好好学习吧,为祖国争光。”
圆明园毁灭记读后感篇6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860年10月6日,英法连 军闯入圆明园,把能拿的拿走,不能拿的就用大车拉走,实在拿不走的就放火烧了。把圆明园洗劫的空空如也,本来有着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的街市,山乡村野。
但是现在已化成了一片灰烬。这不只是对祖国文化的耻辱,更是对祖国人民的耻辱,这件事永远都刻在了中国人的心里,那时的中国太软弱了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国人到自己的土地上作恶没有办法 反抗,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以前软弱无能的中国了,我们变的更强大了,要打败敌人,决不能认输。
圆明园毁灭记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