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完一部电影后,可以及时写份观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感受,如果在记录观后感的时候,没有做好理性分析,那它的价值就不是很高,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返老还童》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返老还童》观后感篇1
什么叫好片子?好片子应该是可以回味的。
很久没有看电影了,昨天看了部美国电影《返老还童》,让人有点思绪涌动。电影以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和出生时相反的进程进行,叙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一个婴儿一生出来就有80多岁老人的面相,还患有多种老年疾病。母亲因难产而死,父亲将这个面目苍老的小孩丢弃在一家养老院的门口,一个黑人妇女收留了他。本杰明长到十多岁时还坐在轮椅里,依旧老态龙钟,但奇迹在他身上慢慢发生——他在一点点返老还童,就像一座倒走的时钟。小女孩黛西喜欢和这个“小老头”一起玩,一种纯真的爱在两人之间流淌。许多年以后本杰明蜕变成了一个英俊的中年人,这是他和黛西命运相交的最好几年时光,他们走到了一起,还有了可爱的女儿。但几年后本杰明还是痛苦地离开了心爱的人,因为他感到自己还在继续年轻下去,他爱黛西,又怕她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多年以后,警察找到了黛西,说有一个十岁左右的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小男孩,他的日记上最多的是黛西的名字。黛西领他回家,最终本杰明蜕变为一个婴儿,张望了黛西最后一眼,在老年黛西的怀中闭上了眼睛……
人人都想长生不老,能够还老返童更是美事一桩,但真的让你永生不死,你愿意吗?看来不能够和心爱的人同步返老还童,也不是一件美好的事。
美国人真会胡编乱造,把不可能发生的事推到我们眼前,还紧紧抓住我们的心。《返老还童》的电影有点荒诞,但全剧贯穿着许多感人的爱——父母之爱,养母之爱、朋友之爱,男女之爱……又赚去我一把眼泪水。爱,常常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诞生,又以不可理喻的方式结束,虽然许多爱不能天长地久,但可以在回忆中成为永恒。这部电影里有真实的人性存在,不能不说是一部杰出的、感人的电影。
影片中的船长说“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等到最后一刻到来的时候,你还得平静地放手。”
上帝早已给每个人派发了生命的期限表,人的生命长度一般不会超过百岁。人一生下来,每天都在以倒计时的方式行走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虽然知道生命是有期限的,但少年时稀里糊涂,中年时忙忙碌碌,直到忙碌停顿下来,才有时间审视自己生命的历程。前面许多虚度的年华中,憾事不少,不可重来,后面的路怎样走才能少留遗憾?我们无需直奔终点而去,人生的终点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也无需考虑身后的事,因为身后的那些墓碑、传记、豆腐饭等等,统统是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人生旅途中的一站站风景,应该才是我们要专注的事,如何完善旅途中的过程,才是我们该去做的事。当然,再怎样设计,生活也不会是全部完美的,大家都在痛并快乐地(或糊涂地)活着,但假如不重视旅途的过程,昏噩度日,上帝也许会提前收走发放给我们的生死牌。
有人说,人生是一杯茶,第一道甜,第二道苦,第三道是淡如微风。
甜也好,涩也罢,都是人生的滋味,到了淡如微风的岁月,那是生命的一种无奈。最终都得放手,看开了,能拥有住今天的我们,还有什么值得以命去博取呢?
《返老还童》观后感篇2
一直喜欢布拉德皮特的作品,从《燃情岁月》到《夜访吸血鬼》到《史密斯夫妇》。成熟男人的魅力被他演绎的自然而贴切。不仅仅是完美的外型,即使是眼神和动作的刻画,也体现出所示人物的细腻情感。还有他身上所拥有的贵族气息,是其他花瓶男人所不能练就的。
?返老还童》从故事情节上立意新颖,但前半段稍显沉长。而后半部分使整个故事达到了高潮,让人潸然泪下。男人的对家庭,对儿女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其放弃了天伦之乐。自己宁愿贫困的流浪,也不愿给自己的爱人和儿女带来一点点的负担。所谓爱,不再仅仅是享乐的代名词。
故事末了,女主人公面对自己的爱人,而对方浑然不觉的时候,亦让我哽咽不已。想起:世界上最痛的莫过于,爱你的人在你面前你却不知的痛苦感受。历练过的感情是那么朴实无华,轻声一句“晚安,本杰明”昭示出多么平静而又幸福的心情。《返老还童》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只是各自生命中短暂的交集,却足以照亮各自的一生。
很长时间没有看所谓的爱情片,觉得那是给20岁年轻孩子们美好憧憬的美丽故事。是理想化的感情,甚至可以定义为励志类的教科书。虽然,这部内容虚幻而奇特的爱情故事,从本质上也未脱去理想化爱情的特性。但无论从演员演绎到离家、相对的刻骨铭心,都让我深深被打动。推荐大家值得一看。
《返老还童》观后感篇3
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心情烦忧,不太入戏,总觉得怪异和冗长,但慢慢的,看出味道来,这是一个那很平缓的故事。节奏平缓,情节平缓,就连感情,也似乎是,平缓到几乎无情,还好只是似乎。其实这是一个以“爱”为主旋律的片子。本杰明和黛西的爱,本杰明和收养他的母亲的爱,本杰明对他女儿的爱,本杰明与抛弃他的父亲的爱……以爱的名义,本杰明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争取,学会放手,学会理解生命的真谛。本杰明小的时候,面对的最多的就是死亡。老人院是死神最长光顾的地方。不断有人死去,也不断有人进来。面对死亡,完全没有所应该有的哀伤,只是依然,平缓。
we were meant to lose peopl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我们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的人,不然又如何知道他们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呢?本杰明和我们不一样,当他出生时,他就是一个老头,他的成长是和我们反向的:出生就老,成长为中,青,幼,死亡为婴。当我看到一半的时候,说实话,我好羡慕本杰明,越活越年轻,多么惬意的事情啊,但结尾时,我看到本杰明一样要经历死亡前的无助和痛苦时,我明白了,上帝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来到世上,终归都会离去,你可以像疯狗那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到来之时,你也只能轻轻放手而去。季节依序,流年似水,生命的到来,成长,离去都应该如花开花落一样让我们珍惜和善待,这也许就是上天美好的旨意吧!
《返老还童》观后感篇4
我以为上帝给人那么久时间,是为了记忆,原来,是为了忘却。
如此题目,想必不谈那首同名的歌,就是要谈谈电影《返老还童》了。
这部片子又叫《本杰明巴顿奇事》,说的是一个制作钟表的老者因为孩子去世,怀着想回到过去的心情,制作了一只指针反向运行的时钟。同时,一个男婴在魔咒中呱呱坠地,他出生的时候如老者一般,童年的相貌像个小老头儿,生生把幼儿园当成养老院,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相貌越来越年轻,老年则长成了儿童的样子,最后如婴儿般死去......总结起来就是这个魔幻男人的魔幻一生,因其中不乏鸡汤式的说教,也加了一小段战争场面,多少带着些《阿甘正传》的影子,至少有虽不能及,心向往之的意味。这个故事大概会让许多文艺青年想到王尔德的名剧《道林格雷的画像》。毕竟大家都在讲时间与皮相,都是魔幻故事。那部剧作暂且不表,本次只说说这部影片。
很多人想逆生长,在孩提懵懂的时候老态龙钟,行动不便,等心智成熟了,懂得多了,开始身强力壮,相貌年轻,真如妖精一样,装着千沟万壑的内心,披着平整光滑的皮囊,这样在人群中混起来,自然游刃有余。也有理性的人反对,认为应该顺其自然,逆生会与周围的亲友脱节......就我而言,似乎无所谓正逆,因为指针不论往哪个方向走,它都要走的,逆着生长也是生长,也是生老病死,也有悲欢离合,也尝酸甜苦辣,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我以为这个故事是可以让记忆也逆着生长的。从出生的时刻,就带着一生的记忆,边生长边忘却,看印在脑海里的场景,一幕幕变成真的,然后忘掉,到死去前,只记得自己刚出生,或者,刚记事。这样至少能知道哪些事可以错,哪些人不必等。无论何人,你初见他的时候,是记忆中分别的那天,真正永别的那天,是记忆中初见的时候。或许造物主本想让我们如此活着吧!只怕我们会滥用先知的能力,趋利避害,所以,预留好命运伏线,再于出生时把我们的记忆删了,成了现在的样子。于是我们觉得某些初见的场景在梦里经历过,某些初见的人貌似以前见过,于是我们似懂非懂的发明了缘分这个词。又或许,人家根本就没想过要给人类创造时间这个概念,给大家一生时光,不必记住时间节点,没有年月日,也没有秒分时。你就生在一个雨天,又离去在一个晴朗的日子。你看见他,在一朵茶花开好的时候,你端起杯,在一个残月如钩的夜里。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二十不惑”“三十知天命”“四十耳顺”的言语。明显,大家的时间轴乱了,这当然有社会原因,而我想说你们还是不要这样饶了岁月吧!指针向前,无论正反,咱们就坦然的边走边遇见,边走边遗忘......
《返老还童》观后感篇5
前天看了一部历时三个小时的电影,看完之后心情难平。我有很多话想说,因为光是诉说一个被社会抛弃的残疾人的坎坷一生就够我们这些观影者感慨的。同时我也好奇别人怎么看待这部电影,因为电影跟歌曲一样,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愫,或微笑或哭泣。果然,迅雷影评里很多人留言说她们哭了,她们不止一遍的看着,不止一遍的被感动着。
说实话,我没有被感动,但我不否认这是一部经典之作,不否然我有强烈的想要推荐给他人看的心情呈露。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稀有的先天性衰老症患者,出生便是一个小老头,皮肤如老人一样松弛,骨头如老人般脆弱僵硬,在医生看来是活不过三载的,却在养老院一位好心的黑人妈妈的关怀下健康成长。然后他遇到了他的另一半,一个养老嬷嬷的孙女。小女孩成了他唯一的玩伴。当他长大并可以独立生活时,他选择了出海当水手,他经历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本来你会觉得这样一个人是不配得到爱情的,戏剧性的是声名显赫的外长夫人都成了他的情人,更让人意外的是,曾经的那个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养老院女孩,成了见证他一生,关怀他一生,拯救他一生的爱人!多么不可思议!就是因为抱着“这个人的结局会是什么”的好奇心看完了全片。看完后你自然而然对爱情、亲情、苦难等等人生诸多问题作出深思。
首先我们说一个残疾人,也就是本片的主人公,他是伟大的,试问,如果你是他,你能活出这般的精彩吗!?其次再说一个健全人,也就是养老院嬷嬷的孙女,本片的女一号,迅雷影评说她水性杨花,怎么说呢,如电影里她自己说的那样:我不得不去信任,在那样一个圈子里,信任的代价就是“性”。可能她曾经堕落过,但那也是迫于无奈。我们主要关注她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她对男主角的爱,是人世间最真挚最难得的爱!无可否认,她也是伟大的!
……
见证完他人的一生,回到现实,或抱怨,或奋进,就像片中船长临死时说的,我们都得平静的去面对,面对我们自己的一生!
《返老还童》观后感篇6
其实在大学之前真的没有太多自己的时间,加上最近刚好在经历一段不曾体验但又不得不说很难熬的失恋时间,也不只是因为在别人提起经典而自己不曾听闻而惭愧,也不觉当别人都在影院追着最新院线时自己还抱着电脑,看着上个世纪的怀旧情怀,总之各种原因,最近在恶补老片子,观《返老还童》有感。
其实内心也一直有经典情怀,总觉得即便会有人喷,会有那么多不解,但或许他被称为经典总有一种不可企及的高度,或许正是"经得起多大的诋毁,才受得起多大的赞美".
?返老还童》是印象最深的,且不说女王凯特和男神皮特的演技,或者其中我窥探到最多的是班杰明与黛西不同寻常的爱情,这世间的阴差阳错总有一种让你遗憾入骨。第三次遇见,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他们都刚刚好相会交融,度过一生之中最宝贵但在常人看来在寻常不过的恋人时光,如若将凡人比作同向的涉嫌,那么他们就刚好是方向相反的射线,一旦相交,就再也没有回头。"当我皮肉松垮时,你还会爱我吗?"从凯特口中吐出的台词温和沉稳但敛着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神伤;"当我长青春痘时,你还会爱我吗?"他说。当他的女儿慢慢长大,他知道自己该离开,他收拾好要为母女俩留下的财产,将支票倾情放在屋内的书桌上,在黑暗的房间里,他想最后回望,却正好迎上黛西的目光,四目相对时,我开始哭,一直哭,从流泪到哀嚎,哭到最后我竟不知道,我到底是在为什么哭,是他们明知相遇即分别的一生的爱情,是这世间所有的阴差阳错造化弄人的人生,还是我自己。
这或许更是一场关于性命的领悟 ,一场一个人一个时代的史诗,影片以凯克先生为新奥尔良火车站制造的大钟开始,一口倒走的大钟,他想让时光倒流,试图战死沙场的儿子重生,试图减少一场战争的进行,还有麦克船长的艺术家梦,多次出现的雷声是何用意呢?性命中的意外会有很多次,但即便这样,这位老人仍坐在养老院中并没有因雷击而离世,在我看来,这是在告诉班也是告诉观众,人总是要完成生命带来的使命,寻求安身立命之平和,安心和归属感。
"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去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等到最后一刻,你还是得平静的放手让一切过去。"这句话在影片中出现过三次,一次是船长临终前对班所说,一次是在父亲离世前告诉他,最后一次是在他游历世界知识告诉自己的。人生如白驹过隙,短到欢乐之时不过数年,这生死之间的一瞬,竟也是说来就来,凡物质必不永恒,但当死亡真的来临,不管你以怎样的姿态,也不论你是否做好准备,都请坦然放手,没有什么可以长留时间太阳每一天都会照常升起,正如无法阻挡的降临的出生与死亡一样。
或者也窥探出了生命的意义,可能电影想给我们传达的太多,又或者一千个人的一千种解读过于深刻,这场奇遇,因为爱而显得浓墨重彩。
《返老还童》观后感篇7
今天下班妈妈回家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妈妈说她之前看过一个影片叫《返老还童》,然而她今天无意间看到一个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原来是同一部影片,她又重温了一遍。
这部电影是他一直喜欢的布拉德皮特主演,这人我有印象,之前有一次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过一部他的电影,是关于太空站的电影,看到最后我俩都困了,情节很平,没有跌宕起伏。可能是我们没有抓住他的重点吧。这个电影讲的是在一战期间,有一个纽扣商,他的妻子难产生了一个儿子,结果这儿子有一种病,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老头,他的妻子说一定要让她的儿子有个住处,纽扣商看了一眼很是绝望,包裹着他给他送到了养老院门口,没想到好心的黑人护工收留了他,并且一直照顾着他,在任何人看来他都是活不长久的,没想到一天天的活下来了。
这里的养老院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很有规律的生活,这个小孩名叫本杰明,是他的黑人妈妈给他起的名字,他每天坐在轮椅上和这些老人们一起共度时光,时光很漫长,院落很安静,人们来来走走,都是离别,人们的心情也都很压抑,基本上来到养老院的人都是安度晚年,等待着结束的那一天。本杰明在这个养老院里和他们学识字,听故事,学钢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他走不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小女孩的出现,她叫黛西,他俩有很多话题,每周她都来养老院陪她的祖母,这时的本杰明虽然还是老人模样,但是他可以轻松的站起来走路,他感觉每一天都在变化,变得年轻,这种变化正在改变着他的未来,他不甘在养老院度过一生,在他最强壮的时候他出海当海员,跟着船长认识了很多人,他的纽扣商父亲也认出了他,带着他去喝酒,但是并没有和他提起他们的事,他们只是致敬了一下他的妻子和他的母亲。黛西长大了,本杰明也长大了,他们在正当年的年纪相遇了,他们有了一个女儿,但是本杰明一天比一天年轻,他也不知道自己未来是什么样子,他离开了,黛西后来认识了她的丈夫一起抚养着女儿,后来本杰明变成了小伙子又来找黛西,这时他们的女儿已经变成小姑娘了,他们没有相认,本杰明不知道自己为了要干什么,他又重新回到了养老院,这时他变到了和黛西相遇是那么大,七八岁的年纪,但是黛西已经变老了。
黛西后来也来到养老院,这时的本杰明已经三四岁年纪,他已经认不出黛西了,黛西收养了他,每天给他讲故事,她慢慢变老,他慢慢变成孩童,慢慢不会走路,慢慢变成婴儿。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古老的车站的挂钟,只做那个挂钟的老人将钟表装反了,他的儿子因为战争去世了,他希望时光倒流,他的儿子就可以重新回来,可是事情是不可能倒退的,他做完这个钟表就消失了,后来这个钟表被一个新的钟表取代,本杰明的一生就这样倒退着结束了。这个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个老人躺在病床上,她的女儿给她读着她的日记,这个老人是黛西。我听着也感觉很是感人,妈妈说她其实很敬佩那个黑人妈妈,她的果断让本杰明重获新生,她也告诉本杰明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你自己内心的感受,外人是无法体谅的,他们不了解你,只有自己可以知道,所以我们都是孤独的来,我们的终点都是一个,让我们在这个孤独的地方尽量互相取暖,温暖的走完一生。
《返老还童》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 里.观后感7篇
★ 讲座观后感7篇
★ 电视观后感7篇
★ 白痴观后感7篇
★ 7观后感5篇
★ 强军观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