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观后感,可以很好的记录下在影片中收获的感想,一部有意义的电影会让我们自发地写相关的观后感,写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剧场》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剧场》观后感篇1
这个故事讲述了雪映私藏了日本皇军的药,在经过重重困难的考验下,经过雪映不许不挠的精神下,终于打败了狡猾贪婪的日本小分队,新四军在那里建立和谐家园的事情。
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这是一个贫穷但是充满生机,宁静的小村。这天一艘船驶来,船上载着许多珍贵的药品,而狡猾的日本鬼子跟着这艘船紧追不放。雪映见了,便救了那位身受重伤的叔叔。叔叔交给雪映一个任务要把囊中的药安全的送到新四军手里,不能给日本鬼子,并告诉雪映暗号。小雪映含着眼泪走了,日本鬼子追了上来,那个送药的叔叔牺牲了。日本鬼子只知道药被后面有一根小辫子的小孩拿走了。雪映把药藏好,跟爸爸妈妈坦白交代,爸妈知道就让他藏起来别出声。日本鬼子来了,雪映爸妈为了保护雪映和药也付出了生命。鬼子走后雪映开始了找新四军的艰难历程。半路中饿倒在了一家人的院子里,好心的主人收留了小雪映,有一天,一个达官贵人的儿子把他们家的鱼打翻的一地还蛮不讲理,于是雪映把他们打了个痛快,这件事使日本人知道了,他们全力搜查,但在主人的帮助下没有搜到。住了一段时间雪映身体恢复了,又开始找新四军了。途中,经常与鬼子打交道,但次次都化险为夷。在做炊事员时遇到了“四爷”,他就是新四军。然后他们把暗号对上,雪映就将药交给了他,打败了鬼子。
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雪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他敢于面对自己碰到的挫折,不屈服,与狡猾的鬼子斗智斗勇,绕的鬼子们团团转,凭借着善良,满腔热情战胜自己的“拦路虎”,克服了一道道生命的关卡,为了天下百姓安定幸福的生活,他坚信着要打败鬼子,这种绝不动摇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我忽然想起了伏尔泰写的一句名言“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我们要向雪映学习他这种坚定的,顽强、不服输的信念以及那一种上进的心,和为祖国,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一颗真挚的“心”!
《剧场》观后感篇2
一个与我差不多年龄的小男孩,他拼命寻找新四军。饿了渴了不在乎,鞋子走破了,衣服穿烂了也不在乎。虽然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但是他不退缩,不放弃,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找到新四军,做一名上前线的小战士,为爹娘报仇。
他就是小雪映,《小小新四军》的主人公。电影中小雪映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这让我想起了自己那些半途而废的事例。我学游泳时换气不行,呛了几口水,每次练都不成功就不练了;打乒乓球时觉得训练太刻苦,太累了,承受不了,也退缩了。不管我做什么难事总是不会成功。而小雪映吃再多苦,受再多难,也没有见他放弃,而是咬咬牙,挺了过去。
小雪映还有一种值得我敬佩的精神就是:宁死不屈,十分爱国。小雪映为了新四军,为了祖国,历尽艰险,任凭敌人的威胁利诱。他也不把药的藏身之地告诉日本人。这种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是我们当代少年儿童所缺乏的。我们是生活在蜜罐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总是遇到一点挫折就受不了,就要退缩。比起小雪映,我们还差得远呢。所以,我们应该像小雪映那样,遇到困难不退缩。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后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好。做小雪映那样的好少年。
《剧场》观后感篇3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从小学会做人,从小学会立志,从小学会创造"重要讲话精神,团福建省委、福建省少工委拓展福建少先队"先锋行动",近期结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与福建省委教工委、福建省电视台公共频道携手打造《红领巾剧场》微电视剧。
据介绍,《红领巾剧场》第一季共10集微电视剧,包括《卢沟桥事变之王冷斋》、《华侨抗日领袖——陈嘉庚》、《东进抗日——叶飞》、《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福建抗日战役——大湖之战》、《狼牙山五壮士》等经典抗日故事,自8月2日起至10月11日每周日晚19点在福建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微电视剧以抗战故事、本土名人、少年英雄为蓝本,择选普通少先队员为演员,经短期专业培训后出演剧中人物。
首期剧集《"七·七"卢沟桥——王冷斋》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队员们还在"福建少先队"微信公众平台上畅谈观后感,福州市仓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少先队员许勋卓说:"我的同学上电视啦!他现在变得勤奋了很多,说不好好努力对不起演的先锋人物。"饰演"王冷斋"这个角色的小演员李嘉杭表示:"通过参演此剧,我在squo;王冷斋squo;这位抗战英雄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一面:在卢沟桥事变期间,他置身危城,奔忙在"谈判息争、和平解决"的另一战场,在烽火刀尖上与蛮敌折冲,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有幸扮演了一回squo;抗战英雄squo;,我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肩负着squo;保家卫国squo;的光荣使命,永远都不能忘记爱国与奉献!"
《剧场》观后感篇4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我们伴着一缕缕阳光,满怀好奇心地来到阶梯教室。经过一番喧哗后,电影终于开播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小小新四军》,内容扣人心弦,讲述了一个坚强的男孩惊心动魄的曲折故事。
这个男孩就像生活艰苦的三毛一样,到处流浪,无家可归;又似勇敢的小兵张嘎,帮助新四军打败可恶的日本鬼子。
小时候,雪映的父母在“砰砰砰”无情的枪声下,被恶毒的日本鬼子枪杀了,弄得他和弟弟成了孤儿,但是村上有个好心人,收养了弟弟。而他就肩负着一个叔叔给他的重任,带着少年的抱负,勇敢地踏上了征途。
背着包裹的他一路上铤而走险,走啊走,走啊走……越走越累,他再也忍不住饥饿的威胁,终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被豆大的雨水催眠了……早晨,一位农户的家的女孩走出门来,她大惊失色,叫道:“爹,你快看!”于是她爹走了出来,说道:“这孩子怎么睡在稻草上?赶快扶他进去。”说完,便手一伸,把他抱了进去。醒来后,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于是,玉兰他爹便收养了他。一天,他正在扫地,突然听见有人在吵架,出去一看原来是玉兰妹妹在和一个小胖子忿忿不平,雪映闻声赶来,问道:“玉兰,发生什么事情了?”玉兰生气地说道:“这个小胖子不仅打翻了我晒的谷物,而且还推了一跤,正疼着呢!于是,雪映挺身而出,打算为玉兰出口气,接着,他们边玩起了斗鸡。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雪映胜利了!而小胖子却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他的爹闻讯赶来,大发雷霆,幸亏玉兰爸爸及时阻止。可是,小胖子的爸爸没有罢休,引着日本鬼子来到玉兰家,准备把雪映抓起来,好不容易把日本鬼子赶走了。这下,雪映不能在这儿停留了,玉兰他爹拿了把剪刀把他的头发剪了下来,以免被人发现。
于是,雪映又开始流浪了。他来到一条大街上,一家卖饼的老板收留了他,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做烧饼吃。不久后,雪映要走了,他告别了两个伙伴,继续寻找新四军。
雪映来到了一个军团,那里面的司令说:“小朋友,你留在这儿当炊事员吧!”雪映满口答应。可是,好景不长,雪映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要报仇,他试图想要跟司令辞职,要去杀日本鬼子。司令大怒:“你敢,想不想信我枪毙你!”
雪映只好继续留在那里。一天,日本鬼子的头——太君,来到司令家做客,顺便打听了一下雪映在不在这儿。晚上,司令大摆酒席,热情招待各位太君。正在日本太君啃鸡腿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雪映,于是他和卧底开始打日本鬼子,“砰砰砰”只见日本鬼子像受伤的狼一样哀嚎地倒在地上。太好了,连太君也被雪映一棒,插进身体里,倒在地上。太好了,新四军胜利了,赢了!
看了这些人心弦的故事,我从内心底发出一种呼唤:雪映,是我心中的英雄,他虽然生活艰苦,贫困,但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到处帮助一些人,勇敢地为他们打抱不平,还学当新四军,打败了凶狠的日本鬼子,为全村人民带来安宁,幸福!
《剧场》观后感篇5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派第29军。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战士们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想不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但没有让步,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这便有了后来的七七事变。在日本对卢沟桥一代进行挑衅的时候,中国战士毅然选择了反抗,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小鬼子开火。第二天晚上,战士们怀着同仇敌忾的心情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中国人从此知道了一味退让是丝毫没有作用的,这只能让敌人更加的嚣张,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日寇依然不死心,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只要落后,就会被帝国主义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和会,这时候,中国享受的不是胜利者的荣誉,而是莫大的耻辱。国联向作为胜利者的中国提出了21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只要落后,他的权益就无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但在弱小的国家收到欺凌时,选择逃避,是没有一点作用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哪怕国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进行斗争,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才能维护自己以及国家的尊严。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明朝那场保卫北京城的故事。当时,明英宗亲征,却在土木堡被瓦剌打败,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阵亡,瓦剌乘虚而入,一举包围了北京城。这时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投降,逃跑和反抗。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决定要和瓦剌决战与北京城下。在他的带领下,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把瓦剌赶出了北京城。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这一代仍然应该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和平之光,永照这块大地!
《剧场》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 7观后感5篇
★ 征途观后感5篇
★ 绿观后感5篇
★ 零观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