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观后感8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想要写出有深意的观后感,我们就必须深刻领会自己的观看作品的含义,为了增长自身的见识,在观看完一部影片后需要认真书写观后感,下面是写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环太平洋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环太平洋观后感8篇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1

这几天,我看了一部动人心弦的电影——《环太平洋》。这部电影精彩,刺激,非常好看。

这个故事讲的是2012年11月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一只怪兽由太平洋海底的一个洞穴中出现,接着攻击了城市。有三座城市毁灭于旦。自从这一次遭受到巨型怪兽的攻击后,此后数十年间,不断有怪兽从海底的未知世界冒出,攻击洛杉矶等太平洋沿海城市。怪兽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攻击次数也越来越频繁,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人类世界笼罩在死亡与恐惧的阴影下。为了保住城市,人们决定制造出自己的怪兽——机甲战士。每个机甲战士必须由两名人类技师操控。机甲装备有厚重的铁甲与最先进的攻击武器。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怪兽终于被消灭,用来传送怪兽的缺口也被炸毁,世界又恢复了和平。

我最喜欢本片的主人翁:罗利。当他的哥哥亚希(机甲战士副驾驶)被怪兽杀死时,他愤怒极了,开启能量大炮把怪兽轰死,自己一人驾驶机甲来到浅滩;当麻子沉溺在记忆中迷失神智,准备发射大炮炸毁基地时,是他奋不顾身闯进麻子的记忆里,用尽了一切办法,终于将她唤醒,同时也阻止了一场灾难发生;影片要结束时,他们进入缺口,为了不让麻子受到伤害,他先让麻子坐救生舱逃了出去,自己却留在机甲里引爆炸弹,要知道那随时可能送命。罗利是个伟大的人。

看了这部电影,我认为我们也应该像罗利一样,有着不服输的精神,努力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而“战”!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2

首先,影片给我的震撼感远大于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场面的壮观、视觉的冲击、精神的震撼,可以说都是一种享受。

?环太平洋》讲述了在20xx年11月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由太平洋海底的一个洞穴中出现,接着攻击了人类城市 。为了抵御海底不断出现的巨型怪兽攻击沿岸城市,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组建了一个名叫“贼鸥”(jaeger)的巨型战甲队,联合向怪兽发起反攻。一般的剧情,震撼的特效,相信这是大家公认的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而我的一切感受,都是围绕它这令人赞叹的特效展开的。当我看见主角的哥哥被拖出流浪者号的头部时的镜头,在赤红风暴被断头,爪子刺入驾驶舱的那一个瞬间的镜头,加上毛子被喷酸液然后被夹攻拆机,两位驾驶员在水中挣扎的镜头,我都深深地感觉到无助,渺小和惊恐。我们人类创造出了“贼鸥”,但是没有“贼鸥”,我们就什么也做不了。

看完感觉人类好渺小,自身的一些限制,没有什么特殊功能,只能借助机械的力量来达到与怪兽同等的对抗程度,结果遇见了高级怪兽就完了。虽然最后经过殊死搏斗,人类战胜了怪兽,但这个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是不是折射出编剧的一种深深担忧,对于未知的世界,浩航的宇宙,有太多太多我们不理解的内

容了,人类的前途如何,没有人知道,在更高级的生物面前,人类无法抵抗。

另外环保的主题是本部电影的一个深意,顺应了流行的电影思路。怪兽之所以入侵地球是因为现在被人类污染了的地球对怪兽来讲就是生活的天堂,而远古时代的地球因为环境很好,让怪兽无法生存,所以怪兽之所以来,原因在于人类自己。所以人类的磨难很多来自于自己的不作为,值得人深思。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3

一天,我去新三和电影院看了《环太平洋》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说了在美国,邪恶强大的怪兽入侵,数百万条生命毁于一旦,人们叫苦不迭,便创造自己的怪兽:机甲战士。罗利在打刀锋头时,哥哥被抓走,残酷的死去,罗利悲痛万分。五年后,罗利与麻子又组成流浪者,还曾一拳一脚阻挡两只怪兽的强势入侵,甚至把一只怪兽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他们比较终前往缺口,正要炸毁时,来了怪兽,麻子氧气不足,罗利让他先逃为妙。比较后,他手动引爆了炸弹,成功炸毁缺口,并逃了出来。

这之中,他们在浩瀚的太空用锋利的亮剑将怪兽一劈两段,但自己也像离弦的剑一样降落,比较后居然妥妥当当地站在陆地,大家都为他们鼓掌,真是勇气可嘉呀!我对他们而赞叹不已,因为他们遇到巨大挫折永不退缩,勇往直前,比较后战胜困难,解救人类。而我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想临阵脱逃。有一次,我碰到一个数学的思,冥思苦想,还是一无所获,搞得我心烦气躁,放下笔气,鼓鼓的走了,而自从我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就不会这样了。

比较令我感动的是,教官愿意牺牲自己,进入机甲,并在茫茫大海里,掩护流浪者,并引爆核弹,将两只迎面扑来的怪兽炸得粉身碎骨,但是自己也和伙伴永远的离开人生。他们这种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这种知难而进,无坚不摧,以及坚持不懈、舍己为人,特别是维护正义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也要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保护地球,保护这个美丽富饶的人类家园。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4

这是头一部像模像样的机甲电影,与大国沙文内核的同类片相比,一颗向高达致敬的心让《环太平洋》与众不同。它毋庸置疑地创造了罕见的视效奇观——传统特效与数码化特效的合成制造出气势恢宏的逼真场面,cg制作的怪兽与真实拍摄的镜头无缝融合。由人类战士使用通感操控的贼鸥战甲队和来自平行宇宙的庞大硅基生命体海上对峙,声势浩渺雷霆万钧;每个画面都充斥着末世审美情趣,摇摇欲坠的人类城邦与哥斯拉般的巨型怪兽从未如此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在一片高科技电子游戏的喧嚣中,万能的美式英雄主义被冲淡到几乎全然体察不到,主角的存在感也十分稀薄。为了避免混乱的打斗和色差不大的金属色镜头会把观众提前轰入灾难疲劳状态,电影中安排了多段零散桥段来中和密集的混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小桥段闪亮而无力。比如汉纳姆与菊地凛子的格斗,朗·普尔曼开办的怪兽器官黑市,两个举止癫狂的科学怪胎以及差点儿演成《异形》戏码的怪兽胎儿,若即若离地附着在故事主线的周围,仓促开始仓促结束,既没推动剧情,也没给电影本身加分。强塞零散桥段的代价是缩减精彩搏杀场面,冗长铺垫之后匆匆忙忙把怪兽送回老家,分明是机甲电影却看不过瘾机甲大乱斗,废话连篇的台词和无休止的创伤回忆像是生在这部电影上的天花。

“地狱男爵”朗·普尔曼算是片中最出彩的演员,但他的演技还没来得及打开就合上了,而菊地凛子呆板的浓妆让人想起《生化危机5》里的李冰冰,伊德瑞斯·艾尔巴一定是被角色本身束缚了才表现得像新人一样惊慌失措,伯恩·高曼从电视剧到电影的跨越还需要等待好机遇。本来,出于对特效大片的宽容,没有人会指望《环太平洋》有《盗梦空间》般复杂的编剧,如此欠缺说服力的台词加上演员们不尽如人意的表演却让铁皮战甲成了空壳,也让这部电影与史诗级的殿堂错肩而过。如果演员能再有点儿追求,《环太平洋》说不定就能从_级片风格里脱胎换骨。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5

昨天晚上陪着老婆和侄子去左岸看了《环太平洋》,看完以后挺后悔的。除了特效和震撼的音响之外,电影几乎没有什么能够让人称赞的地方。整个电影的结构就像是一个没有谱的父亲给孩子编故事一样,想表达的东西畏畏缩缩地不能够敞开了表达。

影片《环太平洋》的主线是人类和来自于另一个世界(平行空间、虫洞)的怪兽之间的战争。最终的目标是用核武器炸毁出现怪兽的通道,所用的方法是人类驾驶自己制造的机甲战士,而驾驶机甲战士的必须是两个人,两个人进入机甲战士以后,在操纵之前必须先互相通感。所谓的通感就是要融合记忆,要做到完全的信任,最终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个人代表左脑,一个人代表右脑。

相互信任、团队合作、牺牲精神、危机意识、活在当下,这些可能就是编剧和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吧。从这点来讲,作为一个管理者是可以从中借鉴的。但就像是一个稚嫩的培训师一样,总是想讲很多知识点表达给观众,但要用到丰富多彩和华丽的表现手段,所以,每个问题都不能够深入地讲解清楚。

影片《环太平洋》的男主人公罗利在和自己的哥哥执行一次任务的时候,遭遇了强大的怪兽,哥哥被怪兽杀死,自己独立驾驶机甲战士归来,从此陷入了痛苦的回忆当中。放弃了机甲战士的职业,在建筑工地中做苦工,一干就是5年。5年以后,怪兽升级又威胁人类,黑人将军考斯特又召回了他。用考斯特的话就是要不跟世界一起灭亡,要不就冲上去战斗(原话不是如此),这句话我感觉没有足够的理由去说服他。可是下一个镜头就是机甲战士的基地了。

影片《环太平洋》更像是有一个前传,所有的背景都已经被前传介绍清楚了。

女主人公麻子(不知道是不是译者痛恨日本人,翻译成了这个名字)小时候所在的城市被怪兽入侵,所有亲人都死在了那场破坏当中,被黑人将军养育成人(这个背景是她和男主人公第一次通感的时候,男主人公从她的记忆当中获取的)因为对怪兽的仇恨从小就想做要驾驭机甲战士。黑人将军一直雪藏她,直到男主人公到来以后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才被允许踏上战斗的路。这中间的说服与被说服显得非常幼稚,就像是考斯特说服男主人公罗利一样,人的思想斗争被忽略了,轻易就下决定。

第一次训练,女主人公的记忆就陷入恐惧当中,差一点用离子武器把自己的基地轰掉。害的指挥人员要拔掉电源和机芯。这个过程幼稚的可笑,人类能够发明出如此强大的武器,连一点儿预警措施都没有,通感也不是第一次训练,若每次都这样,人类被自己都毁灭了无数次了。

基地里有三套机甲战士,其中中国人造的风暴赤红由三个人驾驶,是三胞胎驾驶。这三个人我始终没看清楚是不是由中国人扮演的,脸都没漏,就留下一句骂人的话,然后在战斗中三分钟就被怪兽撕毁了。这个在常州制造的赤红非常悲催,打酱油的程度是史无前例,估计是摄制组是在没钱浪费在特效上了,毕竟让每个机器人都精彩打斗一次花的钱不少。本来看电影之前满怀希望想看看他是如何战斗的,有没有什么绝招。结果,一个照面就没有了,先进的武器没有用,必须要用上美国人制造的才行。而中国元素就体现在香港街边的广告牌了,其中麻将馆的照片比较亮眼,不过老美估计也没有深究,香港是说粤语的,用繁体字。

澳大利亚制造的机甲战士叫尤里卡突袭者吧,由父子两个人驾驶。儿子开始非常看不起男主人公,几次用语言攻击他,被罗利狂殴了一次,然后在在罗利和麻子成功击败怪兽以后,终于放弃了自己的狂妄。这恐怕也是美国人对澳大利亚人的看法吧。其实美国人恐怕连这个都不如,始终是狂妄并且不肯接受现实。父亲被打残了,儿子最后和黑人考斯特一起驾驶机甲战士在最后的战斗中引爆了自己的机甲战士为最后的胜利铺平了道路。父亲最后还跟考斯特专门说了一句,他是我的儿子,你要照顾好他,别动不动就跟你一起牺牲。呵呵,结果最后一点儿都没有犹豫就自爆了。罗利最后也是自爆,但两个人都能够弹出逃生舱,这儿子就悲催了。

影片《环太平洋》中有两个搞笑的科学家,用一个管子插在怪兽的大脑里就能够和怪兽通感。最后是他们通过这种通感的形式获取了怪兽的秘密,只有和怪兽一起才能够通过通道,怪兽的通道也是需要密码锁的,类似于要扫描视网膜的。于是罗利在和怪兽的肉搏中通过了通道,还在爆炸之前能够弹出来。这太不容易了,进去那么难,出来的时候好像一切都失效了。

麻子和罗利暧昧但始终都不捅破窗户纸,这难道是说东方文化的矜持?殊不知日本人早已不是如此,最后胜利了连接吻都懒得接了,这倒是出乎了人们的意料。看此类的大片好像后面都是要接吻的啊,是不是导演早就把它定位成了儿童片?

无论如何,影片《环太平洋》宣扬的还是勇敢、敢于牺牲、团结就是力量。

影片《环太平洋》的特效没的说,场面大的超过了变形金刚。孩子们看得很过瘾,震撼的声音和炫酷的打斗让心脏狂跳不止。这绝对是一个钢铁片,没有过多的情感,要么死,要么战。人类本来就很脆弱,若想要保护好自己,生存下去,就选择坚强、选择勇敢、选择战斗。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6

在这一个酷热的夏天,我和家人在中影国际影城看了一场美国3d大片:《环太平洋》。

本片讲述了坏蛋察尔德茜斯制造出了高科技机械怪兽:蜥蜴机械怪,让它攻击美国政府的信号发射塔,想让整个纽约与华盛顿都失去信号。可就在蜥蜴机械怪前往纽约的海域上,它遇见了美国公关部研发的高科技攻击机器人:危险流浪者。蜥蜴机械怪见情形不妙,便向危险流浪者扑了上去,危险流浪者根本就不害怕蜥蜴机械怪,他先朝着蜥蜴机械怪的下巴打去,直接击中了目标,又向它的头打去,又直接击中了,最后他又拿起大炮向机械怪的头打了七八炮,机械怪当场掉进了海洋里。詹姆斯很奇怪想:蜥蜴机械怪怎么这样不抗打?危险流浪者刚刚要离开,机械怪从水中钻了出来,将危险流浪者给催毁了。

美国政府没有办法了,只好又制造出了巨大机器人——赤红暴风,来抵御坏蛋制造的机械怪。机械怪被打死后,坏蛋察尔德茜斯并没有善罢甘休,又制造出了防御性犀牛机械怪来防抗赤红暴风的猛烈攻击。经过激烈搏斗,赤红暴风还是被犀牛机械怪打败了,手被切了下来。美国政府经过慎重考虑,又制造出来了巨大机器人——尤尼卡突袭者。他们又经过了长时间的打斗,尤尼卡突袭者终于将犀牛机械怪给打败了。察尔德茜斯不但没有善罢甘休,还制造出了比以前厉害了5倍攻势的狮鹫机械怪。美国政府得到了这一消息,急忙修复了赤红暴风与尤尼卡突袭者,来抵御狮鹫机械怪。可是这两个大机器人都败给了这个十分厉害的机械怪,就在这两个机器人要被打死的时候,危险流浪者来支援了。经过长时间的斗智斗勇,最终狮鹫机械怪被打败了。

通过这部科幻而又刺激的电影,我明白了几个十分重要的道理:

1、自己的一时糊涂可能会造成自己终身的错误。

2、只要有自信,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你。

3、邪恶是永远无法战胜正义的。

4、有大灾难的时候,比如说地震、雪崩、洪水、火灾或者是泥石流的时候,记住:千万不要慌,救援人民肯定会来救你的。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7

前几天去看了一步3d电影《环太平洋》。

?环太平洋》讲的是是发生在平行宇宙中的故事:2012年11月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第一只怪兽(类似于哥斯拉的一种巨型怪兽)由太平洋海底的一个洞穴中出现,接着攻击了人类城市。影片讲述的是这个事件发生十多年后的事情。另外一个宇宙叫做“the anteverse”,位于怪兽出现的洞穴的另一端,就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太平洋海底再往下面5英里的地方。

自从2012年遭受到巨型怪兽的第一次攻击后,此后数十年间,不断有怪兽从海底的未知世界冒出,攻击洛杉矶等太平洋沿岸城市。怪兽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攻击次数也越来越频繁,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人类世界始终笼罩在死亡与恐惧的阴影下。

为了抵御海洋怪兽们越来越频繁、破坏性越来越大的攻击,人类启动了一项名为“贼鸥”的军事计划,组建了一支配备有最顶尖科技装备的军队对来犯的怪兽进行有效还击。组成“贼鸥”军队的个体是武装到牙齿的巨型“机甲战士”,每个“机甲战士”由两名人类技师操控,装备有厚重的铁甲与最先进的攻击武器。

男主人公是一位名罗利·安特罗伯斯的前“机甲战士”驾驶员,罗利的哥哥(也是他的副驾驶员)去世以后,罗利就一直挣扎在痛失至亲的悲恸中难以解脱。后来,罗利重新加入了“贼鸥”军队,与他一起搭档驾驶的换成了一位名叫“mako mori”的日本女子。最后他们经过重重困难终于炸毁了那个怪兽洞穴,拯救了世界。

“贼鸥”军队为了拯救世界,彻底消灭怪兽,努力研究,他们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环太平洋观后感篇8

可以说《环太平洋》将imax3d电影的视觉特效拉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难预见明年的奥斯卡上《环太平洋》将以碾压的姿态摘夺最佳视觉特效奖项。电影的发展一直以电影工业技术为依托,从早期的录音技术使人们走出默片时代;彩色胶片将一个色彩斑斓的光影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再到后来的imax和3d技术让人们体验到“进入一部电影”的感觉。《阿凡达》向人们展示出了imax3d技术的视觉冲击力,而《环太平洋》则标志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尽管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曾表示本片并不适合后期转制3d,但是从观影的直观感受来看本片的3d效果还是非常优秀的,足以秒杀上半年的绝大部分3d电影。

从电影开篇的怪物入侵和机甲战士肉搏怪物可以看出本片毫不吝惜大场面的运用。果然后面几场打戏都没有让人失望,场场精彩,酣畅淋漓。尤其是高空缠斗那场戏,危险流浪者号挥出手中巨剑在可以望到半个地球的大气层边缘将巨兽生生劈成两半,一个唯美的慢镜头让我听到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强烈的画面冲击力刺激着每一位观众的视觉神经。

影片最大的看点就是那一个个直耸天际的机甲战士,这些铁家伙如此之大以至于太平洋和他们相比都成了半米深的水上乐园。在片中还有三个非常有意思的小设计突出了机甲战士不可直视的高大雄伟,一个是开篇爷孙二人在沙滩上捡拾玩具时从海中缓缓走出的危险流浪者号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还有后来的香港大战中飞起的小鸟和那个被轻轻撞击的牛顿摆球模型与周围超大规模的倒塌毁坏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奇妙对比。

与其他科幻片不同的是这些铁巨人并没有炫酷耀眼的各种激光武器,贴身肉搏是他们的主要战斗手段。当两个上千吨重量数百米高的庞然大物厮打在一起时那种拳拳到肉的打击感是那些轻飘飘的激光子弹完全不能比拟的。不过也许是因为怪兽和机甲战士都过于巨大,总给人一种行动迟缓的感觉。倘若能够再假如一些快速镜头来提高战斗时候的速度感和机动性,与打击瞬间的慢镜头向结合相比其视觉冲击力会更上一层楼。

其实本片的剧情及人物设置并没有太多可说的,毕竟是一部主打视听效果的影片,在人物情感方面着笔不多,有限的篇幅内将片中的主要人物塑造的立体丰满,动机明确逻辑通顺,没有拖慢整体节奏,两个插科打诨的学者作为支线依托着主线形成一个整体毫不松散。

影片另一个值得称道的细节就是整部影片的色彩搭配,亮蓝色的怪物血液,幽蓝深邃的大海,灰暗破旧的基地中黄色的灯光,以及颜色各异的机甲战士还有本片主要战场香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这些千变万化的色彩在导演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勾勒出了一个流光溢彩的光影世界,巨型机甲与怪兽的大巧不工中净透出一股浪漫色彩着实令人惊讶。

在越来越多的科幻电影追求简洁明快的设计感时本片却反其道而行之,用乱麻般的布线斑驳的装甲营造出无比真实的机械感,透出了一股浓郁的蒸汽朋克气息,庞然大物间的殊死较量仿佛让人回到了奥特曼的年代。将这些渐渐消逝的东西带入未来,揣着怀旧的情感畅想未来,导演深埋在影片中的思想也渐渐浮出水面。

为什么外星人的来源不在天外,为什么这颗依然被外星生物侦察并排除的星球再度成为了它们的目标?回首看看我们不曾留意的地方,想想我们的所作所为,事出有因,因果循环。我相信片中出现那么多的东方元素绝不仅仅是停留在为了表达地球统一战线这一层面,因果轮回或许也包含在里面吧。一部主打视觉特效的电影想到这里或许有点自找麻烦,毕竟看爽看过瘾才是它的最大价值,这点上《环太平洋》已经让我喜出望外。

环太平洋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救火观后感8篇

<<成长>>观后感8篇

甘南观后感8篇

动画观后观后感模板8篇

年级作文观后感8篇

影片观后感8篇

<<芳华>>观后感参考8篇

念书观后感8篇

榜样的观后感8篇

观后足球观后感作文8篇

环太平洋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