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不仅是书本的反思,更是个人成长的契机,读后感的写作不仅是对书籍的总结,更是一次自我内心的探索与发现,写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虞美人》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虞美人》读后感篇1
作者先以问句撩开无边的愁绪,"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一声发自心灵深处的绝望和悲戚,
天哪!春花年年开,秋月月月圆,你何时才能到了最终的时候?问得如此突兀,大胆,摄人心魄。
对于常人而言,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但对于昔日高高在上,今日却沦为阶下囚,朝夕以泪洗面的李煜来说,春花秋月着实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转而,他又问人间:"往事知多少?"往事,主要是指他在当南唐皇帝时的岁月。这一深沉的发问中,包含了他既有悲哀亦有后悔的心情。他后悔像南唐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阔,实力雄厚的国家,竟由于自己的贪于享乐而失天下;他后悔自己宠信奸臣小人,而帮助宋朝大军渡江围攻金陵,致使家破国亡;他后悔忠直大臣因劝谏未成而悲愤自杀,自己也成为别人刀俎上的鱼肉;他悲哀,悲哀历史不能给予他一个改过自新,自强自立的机会。这,一个多么心酸的问号…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夜深人静,月光似水,凝目向窗外望去,那过去曾经是自己的国土,现在却处在别人的掌控之中,更可悲的是,连自己的自由都丧失了,只能在被圈定的范围内徘徊,哀叹。为此,他有太多的感慨,故国何堪回首?失国之君的亡国之恨和那种对故土的悠悠眷恋之情,尽在这一声叹息之中透露出来。
无边无际的`哀愁与不堪回首的往事中,他不由得又向自己发问:"问君能有几多愁?"又自答道:"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君者,词人自己也。这些仇恨,悲哀,辛酸,郁积在心,沉淀为浓浓的一汪愁绪,无法消除,无法解去,历史的沉沦…
追昔抚今,这一首千古杰作,留给我们的太多太多。李煜,一代帝王,却一世悲哀,他的愁,他的悔,他的痛,化作星光,成为历史长空里的一角,时时给我们以警戒。
《虞美人》读后感篇2
不抛弃,不放弃!——题记
望着窗外秋叶凋零,心中不禁泛起叠叠伤感,忧忧恐惧。我的思绪也随着落叶飘荡,飘荡在《虞美人》里,沉浸在这颇有凄凉但未凄凉到底的诗境中。
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上,展望落叶枫飞,孤雁独鸣,心在那瞬间破碎!在这一切的一切都失去美好时,可诗人还满怀希望,渴望枯柳吐新枝,孤雁重入群,渴望世间温情:一枝梅暖心窝……
相信乐观可以让诗人看到更璀璨的明天!
对面的你,也许正面临失败,正站在窗前沮丧;也许正面临抉择,在十字路口独自徘徊;也许站在桃花下默默流泪,绝望……请昂起头,看那蔚蓝的天际一样宽广,前方同样光明,即使有再大的风和雨,也有海阔天空的一天。请不要退缩,不要悲伤,乐观向前看,迎风向前冲,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
也许你曾听说过她,世界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请别只羡慕那朵娇艳的成功之花,把目光聚焦在她承受过的风雨和经受过的伤痛上。在超越梦想的途中,她像一只背着千万重的窝牛,在苍茫的大海上艰难的爬行,一点点往前挪,对友劝她放弃,但她没有,她用乐观感动着对友,鼓励他们往前行:“看成功就在那!”终于,她站在世界的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成为世界永远永远的number one!
不要惊讶,因为乐观,所以成功!
乐观是盲人手中的拐杖,是饥渴者眼前的一杯水,是疲劳者身前的一张椅子,是人间最美的烟火,最有活力的生机,上帝赐予的'最好礼物!
请别浪费它,好好利用它,它就是你的左右臂,会协助你完成人生的梦!
做一棵乐观的小苗,即使栉风沐雨,也要相信自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做一条执著的溪流,即使坎坷重重,也要坚信自己能流进澎湃的大海;
做一只顽强的海鸥,即使风雨再大,也要相信自己能飞过茫茫太平洋!
让我们带着笑踏上深深旅程!
一朵蓝色的雪花,飘落在残碎的雪球旁。最后的泪,孕育着最初的梦!
笑迎风,向前冲吧!!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需乐观!——后记
《虞美人》读后感篇3
指尖在书纸上摩掌,文思在诗文中飞扬。
我的指下是李煜的《虞美人》。我在李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中哀叹;在李煜那哀愁漫天的情思中为他惋惜。思绪起伏跌宕。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文才出众,晓畅音律。无奈命运戏弄,本该舞文弄墨的你,却披上了龙袍,坐上了龙椅;更可悲的是,南唐倾覆,帝王被俘;你一腔的思乡忆园之情,只好用笔倾诉于诗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浪漫,秋月高洁,这秀丽的景色本令人心驰神往,可在你的笔下却显得那么哀伤。一切美景在你眼中不过是了无生气;一切奢华在你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我的心,抽动了,我仿佛看见了你那苍凉的背影,你的心。难道已经这般绝望了吗?
你对故国的哀叹和你那似乎冰冷的心触动了我的心弦,很深、很感伤。
“何时了”三个字正点出了你的心酸,你不知道往昔的岁月是何时过去的'。以前的一切欢笑、奢华,仿佛成了一场迷梦,真实却又陌生;哀伤、寂寞,仿佛成了一段未知的小路,孤单、却又不得不面对。
你厌倦、你哀伤、你追忆。
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我不明白上天为何对你如此不公,为什么要你成为皇上?或许,若你不是皇上,你可能会更快乐吧?不用去面对文武百官,不用去面对天下百姓,只是待在家中诗情画意、论文品酒。
可惜,历史无法改写,命运不会改变。看着你留下的那一连串决绝的音符,我多想上前拉住你的衣襟,告诉你生存的勇气。
你哀叹,一切的一切在你眼中。物是人非。
“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愁绪的深洋中,你渲染了全诗的高潮。通过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对比,我看到了你那亡国的愧疚难当,以及你那落空的寂寞与悲哀……只觉得心中一片空檬,空荡荡的,人仿佛同心一起进人了你的悲情的世界。月光下似乎看到:你眼角有泪,冰凉、品莹;你语语呜咽,脸庞更显苍白。
你声声硬塞,接过太宗所赐的毒酒一饮而尽,你痛苦而又解脱。
你去了,走得很轻,很安详。我闭上双眼,用指尖抚摸着你落空的悲哀,才发现,那是一朵绽放在血泪中的《虞美人》。
《虞美人》读后感篇4
后主的这一首词,是蘸着血和泪写的。
春风又起,柳枝斜飞,万物复苏。在春的召唤下,人们欣欣然,陶陶然,意气风发,步履轻盈,心底里泛起了一层又一层涟漪。无论是在堆锦铺绣的江南,还是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塞北,无论是天下至尊的人物,还是街头独行的乞者,人们的感受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春天太美好了,能永久的停留在春日里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呀!”
春光烂漫,春色迷人。
可是,作为亡国之君,李煜在烂漫的春光下,感受到的却是锥心的疼痛。他日燕绕蝶环,红拥翠依,今朝寄人篱下,形影相吊,个人处境上的巨大反差,使他内心的撕裂感在面对如往昔一样的.春色时猛然爆发,而且愈加强烈。所以,当人人都念春色好的时候,后主独沧然泪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呀,你干嘛开的那么鲜艳,你是在故意刺激我这落魄的人吗,你可知道,看到了你,我就由不得想起了我的故国,想起了故国的山山水水,想起了故国的琼楼玉宇,想起了故国的如花美姬;你能不能不来呀,来了之后你能不能快点结束呀,譬如一夜就过去,那样,我虽然麻木却能少一点痛苦,似这样愁而又愁,忧愤交织,何时是个尽头呀。
可以说,后主的情绪一泻千里,温柔的东风、蓬勃的春水,这些美好的事物,在他的心目中不啻于是一剂慢性毒药,立即赴死倒也痛快,难的是慢慢而又真切地遭受这种慢性毒药的毒害,时时在痛,却又无力挣脱。
有人说,后主的这一首词是有泪而无血,算不得泣血之作,那证据就在于,如果是痛到心头流血,恐怕是连梦也不愿梦了,更别说是说出来了。我却以为,后主虽然柔弱,更加贪生,但却满怀柔情;这样柔弱的人儿,在面对如天上人间般的命运落差时,内心即使在流血,也要把那种愁苦掰扯出来给自己看,愈看愈哭,愈哭愈看。后主是被毒死的。我想,他死的时候一定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那个时候,可能才真是“愈辩已忘言”了。
一段冷热相间的人生,一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深切感受。其实这种感受我们人人都有,一个人徜徉在爱人曾经走过的山间小径上、一个人躺在儿女曾经的小床上 、 一个人月下独坐在父母曾经 嘘寒问暖的院落里,这样的情形,还是很多的……
《虞美人》读后感篇5
在中华情节目中,听任志宏读这首词,任老师的声音真可谓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品味之余,心灵再受震撼,年少时便已成诵的词竟然有了新的韵味,时过境迁,现在读来,心境全然不同。 这是蒋捷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展现的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少年的'心,总是放荡不羁的,年少的时候,不识愁滋味,就算听雨也要找一个浪漫的地方,选择自己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时候是无忧无虑的,没有经历人生的风雨,心中有着豪情与壮志,就算忧愁,也只显得淡雅与悠然,也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在悠闲与得意中,会为了春花与秋月而不由发出感叹: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一个昏字,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个客舟中听雨的画面,一幅水天辽阔、风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图。而一失群孤飞的大雁。恰是作为作者自己的影子出现的。壮年之后,兵荒马乱之际,词人常常在人生的苍茫大地上踽踽独行,常常东奔西走,四方漂流。他通过只展示了这样一幅江雨图,一腔旅恨、万种离愁却都已包孕其中了。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蒋捷的这首词,内容包涵较广,感情蕴藏较深。以他一生的遭遇为主线,由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写到寄居僧庐、鬓发星星。结尾两句更越过这一顶点,展现了一个新的感情境界。“一任”两个字,就表达了听雨人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冷漠和决绝中透出深化的痛苦,可谓字字千钧。
听雨的三个场景,便是人的完整的一生。听雨僧庐下的场景,令我记起了刘禹锡的《代悲白头翁》。人至暮年,回首前尘往事,心境大抵都是这样的。今日小雨飘零,心中悲苦,是有此感!
《虞美人》读后感篇6
月残入西楼,满院的梧桐不过如我一般深锁,凭栏望,尽是我和我故国的离愁。
极目,不及思远,望不见我那可爱的国家,皓腕凝霜的肌肤确是印上了这北方的苍凉?往昔那山花似火、春水如蓝,在我呈《即位上宋太祖表》后,与我苟安的那几年里,反倒给了我现在太多如春草般的离恨,更行更远还生。
那匆匆凋谢的林花,诉说了多少繁华落尽的凄凉;那滔滔东去的一江春水里,又容载了我多少人生长恨!
不曾想,当初兵临城下,我望着周遭的柴薪,竟失去了别离的勇气。火,烧尽了玉树琼枝,烧尽了凤阁龙楼。我所拥有的,不过是三千里地的山河,可当连最后一点河山也守不住时,我想让她更完整,可我当时的慌乱的情感,亦如她在烈火中挣扎的表情。肉袒出降,背后那一缕烟火映着我那最后一点仓皇,辞别过往。
一滴泪,凝着深秋的'凄凉,打乱我的回想。下西楼,辗转难眠,远处,《霓裳羽衣曲》入耳,惊破灯红酒绿入梦。娥皇魂守江南,小周后却难留枕边。欲取酒买醉,想我为何一直退缩?江河未血染,生灵未涂炭。换得半生寂寞而已。不禁释然一笑。又回梦江南。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日子没抹去我对故国的思念,反而越发浓烈。雕栏玉砌被印得惨白。宫娥空舞,我两眼泪簌簌,混着杯中的玉露琼浆,抿一口苦涩,余味饶舌,泪入心,酒入肠,我难回故乡。
歌舞渐消,牵牛织女星踏雀相会。我与我的祖国几时能重逢?我不敢去想象它,任凭其纠缠成那种无语名状的滋味缠绕在心头时,我却又落泪了。回首明月,那里有我的故国与臣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洒流光,光恋琼楼,琼楼非属我,不与我去。七月七,不过一瓶牵机药,就结束了我的一生。
洛阳北邙山上,有个孤寂的灵魂望我江南。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虞美人》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 黑橡树读后感6篇
★ 草莓印读后感6篇
★ 密码的读后感6篇
★ 长和平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