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妈妈找宝宝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教案中应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避免上课时出现材料准备不足的情况,写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鸡妈妈找宝宝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7篇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活动准备:

鸡妈妈图片2幅;蛋宝宝若干;熟鸡蛋1个,生鸡蛋1个;幼儿人手一个马甲袋;箩筐2个。

三、活动过程:

(一)集中注意:激发情感。

1、教师出示鸡妈妈的图片,问:小朋友,这是谁?这里有几个鸡妈妈?

2、今天两只鸡妈妈好着急,她们的孩子蛋宝宝不见了,怎么办?

3、我们帮她们找找吧!

(二)找寻鸡蛋:区分鸡蛋。

1、教师分给每个幼儿一只带子。我们找到了要把蛋宝宝轻轻地放在袋子里。(幼儿分头找寻鸡蛋)

2、你们找到几个蛋宝宝呀?你们看看蛋宝宝长得一样吗?猜猜粉红色的蛋宝宝是哪只鸡妈妈的孩子?

3、粉红色的是这只鸡妈妈的孩子,绿的是那只鸡妈妈的孩子。赶快把蛋宝宝送回家吧!

(三)丰富认知经验。

1、鸡妈妈很高兴找回了自己的宝宝,谢谢你们。鸡妈妈要送我们礼物呢!(教师出示生、熟鸡蛋)这是什么?哪个能吃?为什么?

2、我们要多吃鸡蛋,鸡蛋营养好。我们到教室里品尝一下鸡蛋的美味吧!

设计意图:

(1)根据主题《我们爱吃的食物》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活动。通过活动扩大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2)在活动中环节中设计了区分归类这一内容,初步融入粗浅的数学内容,做到学科的整和。

(3)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说一说;找一找;看一看;尝一尝来丰富活动,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不同发展。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鸡妈妈头饰;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篮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引入,发现“1”和许多;

1.出示一只鸡妈妈的头饰,师:今天我鸡妈妈要带小鸡们到小熊家做客,你们看,有几只鸡妈妈,几只小鸡?引出一只鸡妈妈,许多只小鸡。

2.教师带小鸡到小熊家,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鸡妈妈,许多小鸡,摇摇摆摆去哪里?一只鸡妈妈,许多小鸡,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着准备送大礼。

3.师:小熊家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小熊家吧。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摆的食物。例如:家里有一个大蛋糕,许多小蛋糕。一个红色杯,许多个绿色杯?

二、创设情境“小鸡们送礼物”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

1.师:小鸡到小熊家做客有没有带礼物呢?幼:有,带了香蕉。师:鸡妈妈也带了一个香蕉要送给小熊,那你准备几香蕉要送给小熊呢?幼:我准备一香蕉要送给小熊。

2.师: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把准备好的香蕉送给小熊吧。请幼儿动手送香蕉,并幼儿尝试说:我送一个香蕉给小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小鸡每人只送一个香蕉给小熊,但是一个一个香蕉合在一起就变成许多个香蕉。小熊收到许多香蕉真是太感谢小鸡了。

三、游戏“小熊送礼物”知道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1.师: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小鸡们,你们看。(出示棒棒糖)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啊?幼:许多棒棒糖。师:小熊为什么要准备许多根棒棒糖?幼:因为要分给每一只小鸡。

2.师:小熊要把许多根棒棒糖送给小鸡,每只小鸡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请幼儿拿棒棒糖并尝试说: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师小结:小熊把许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给了小鸡,每只小鸡们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动结束:

时候不早了鸡妈妈要带小鸡回家去了。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用普通话正确讲述画面上的动物名称以及其数量,初步了解动物的某些特性。

2、通过留空等待以及给动物妈妈记录宝宝数量的方式,感知动物数量的变化,进一步学习用“xx有xx”的句型讲述。

3、迁移数学经验,愿意参与讲述和记录5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图片:象妈妈、够妈妈、鼹鼠妈妈、猪妈妈。

3、黑板一块,粉笔一支。

4、幼儿学过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语言,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客人,你知道她们是谁吗?

2、教师以动物妈妈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分别与小朋友打招呼问好。例如:我是象妈妈,小x班的.小朋友,你们好!

3、教师:小朋友,你是谁?你是谁的宝宝?请你猜一猜我有几个宝宝呢?(分别请一个幼儿猜)现在,我还是不告诉你们,但是,你们的图画书会告诉你们。

二、幼儿自己观察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四个画面。

2、教师请个别幼儿说说:你看到了谁?他们有几个小宝宝?

三、引导幼儿讲述画面。

1、逐一观察画面,教师采用边提问边等待幼儿回答讲述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1)教师:象妈妈有_?请小朋友一起说有几个小象宝宝?

(2)教师:狗妈妈有_?教师放慢速度等待幼儿一起讲述,接着再讲述第三幅图画。

(3)教师:猪妈妈要生宝宝了,请你猜一猜:猪妈妈会生几个小猪宝宝呢?

(4)让幼儿猜测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鼓励幼儿数一数,猪妈妈生了几个小猪宝宝。

2、教师完整地讲述画面,在每一句“有——”的后面放慢速度,等待幼儿跟述。

3、请个别幼儿讲述画面,教师重点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带领全体幼儿讲述画面。

四、探索生宝宝的数量,尝试用“xx妈妈有xx宝宝”的句型续编故事。

1、启发幼儿想一想:象妈妈有几个小象宝宝,我们用圆点来记录它的数量好吗?

2、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大象妈妈的图片下方边画一个“○”,边说“大象妈妈有一个小象宝宝。”

3、采用同样的方式,请个别幼儿上来边讲述边添画“○”。

4、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动物妈妈的宝宝“一、二、三、五,咦!你发现了什么?画面上少了几个宝宝?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动物妈妈会生四个小宝宝呢?”

5、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xx妈妈有x个小x宝宝”的句型续编讲述故事,完善故事结构。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幼儿讲述的动物(如:猫妈妈),然后,请幼儿上来边说边在下方添画○。

6、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看图片讲述故事。

五、音乐活动《我爱我的小动物》。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现在你们都知道我们有几个小宝宝了吧,我们可爱的小宝宝,你们爱我们吗?

2、教师:下面我们用歌声来告诉动物妈妈,我们是爱护小动物的好孩子。

3、音乐起,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我爱我的小动物》。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欣赏、指点画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2、学习用多种颜色进行手指点画。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

桌面木偶:未上色的鱼妈妈一只、鱼宝宝若干,海底世界布景;(2)红、黄、蓝颜料、抹布、每组一份;回形针、绳子每人一份;(3)范例若干;(4)录音机一台,歌曲《捉鱼》磁带一盒。

2、知识经验准备:(1)幼儿己熟悉歌曲《捉鱼》;(2)幼儿己有初步的指点画经验。

3、《捉鱼》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4、大小、颜色不同的三角形若干。

5、娃娃、餐具教学过程: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1)观看故事表演并欣赏配乐故事(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提问。

2、指点画:“鱼妈妈”和“鱼宝宝”

播放背景音乐,幼儿自由欣赏教师的范例。

启发幼儿从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谈谈鱼妈妈和鱼宝宝穿的衣服。

以鱼妈妈的口吻请幼儿为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点画,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点出有规则的“鳞片”来。

提醒幼儿使用抹布,注意保持桌而和衣物的清洁。

3、游戏: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

提供海底世界布景,让先完成作业的幼儿带着鱼宝宝“去旅行”。

听音乐《捉鱼》玩游戏,提醒幼儿跑动时注意不碰撞。

教学延伸:

1、音乐角:启发幼儿在玩《捉鱼》游戏时用上不同的鱼游动作,

2、美工角:引导幼儿用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拼贴《鱼妈妈和鱼宝宝去旅行》并添画泡泡。

3、操作角:提供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让幼儿练习按图形特征排序。

4、娃娃角:提供娃娃、餐具等供幼儿游戏。

一、我给爸爸做领带。

鼓励幼儿先挑选好图案或色彩,摆放在要装饰的领带上,然后再用浆糊粘贴。

2把设计好的领带挂在墙壁上进行展览,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离园时,把领带带回家,给爸爸亲手戴好。

数学:点卡排序教学目标:

1、复习认识点卡,并能按顺序给3以内数量的点卡排序及匹配实物。

2、继续学习正确整理操作材料教学准备:教学具若干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给爸爸领带排队

1、学习将点卡按数量从小到多的排列分别出示三张点卡,这张点卡上有几个圆点,请个别幼儿点数。出示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领带点卡排队,想想哪张点卡在最前而,哪张点卡跟在后而,边排边说:几点的点卡请你排在最前面,几点的点卡请你跟在几的点卡的后面。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

2、对应匹配实物卡片:爸爸的图书出示三张卡片,看看是什么?每种有几只,请个别幼儿点数验证。爸爸的书要和点卡做朋友,一木书和几的点卡做朋友?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小动物的朋友找的'对不对。

二、小组活动:

1、给爸爸领带点卡。

2、给爸爸送饼干。

3、摆书木三。

活动评价

1、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集体检查卡片排列的顺序和按量匹配的是否正确2、引导幼儿观察材料的摆放的现状,表扬整理的好的幼儿。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篇5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1”和“许多”。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鱼鳞。

2.在绘画过程中,感知大点和小点以及点和面的关系。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每组红、黄、蓝颜料各一盒,两块湿抹布。

2.幼儿每人一张纸(画有大鱼和小鱼的.轮廓)。

3.范画一张,画有不同动态的大鱼和小鱼。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认识“鱼妈妈和鱼宝宝”。

二、尝试给“鱼妈妈和鱼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

1.教师示范手指点画的方法:用大拇指点大点画大鱼身上的鱼鳞;用食指点小点画小鱼身上的鱼鳞。点出有规则的鳞片。

2.幼儿尝试手指点画的方法。

师:我们把手指头伸出来,用手指点一点,给大鱼和小鱼们穿上彩色的点点。

3.幼儿作画。

幼儿在画纸上进行手指点画。引导幼儿在鱼妈妈和鱼宝宝身上点出大小不等和排列有规则的鳞片。

三、展示幼儿作品。

请幼儿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教师作简单评价并给予表扬。

活动反思与建议:

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最后的结束部分让所有幼儿送鱼妈妈和鱼宝宝去参加海底世界的舞会,让幼儿体验到了操作活动结束后所带来的快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美术活动。因为太久没有上课,对于课堂的把握不是很好,不过整个活动幼儿积极性很高,创作的作品也很漂亮。

小百科: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动物妈妈和宝宝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2.能说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3.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

要准备的活动

◎小动物妈妈挂图(见教具盒)。

◎动物宝宝游戏卡(见教具盒)

◎寻找妈妈操作单(见儿童操作包)

活动和指导

说话

1.展示“小动物的妈妈”挂图,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看一看。照片上有谁?

2.操作动物宝宝游戏卡,帮助小动物找到妈妈。

老师:小猫找不到妈妈了。它很匆忙。你能帮助它吗?

还有一些着急的小动物。让我们帮助他们找到他们的母亲。

识别

1.儿童观察和区分童年和成年的区别。

老师:小猫和猫妈妈长得一样吗?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区别?

小袋鼠和母袋鼠长得一样吗?

和鸡妈妈母鸡长得一样吗?母鸡的头上有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并区分青蛙和蝌蚪的区别。

老师:青蛙妈妈的宝宝不见了。你知道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吗?

它的宝宝藏在我们教室里。让我们找到它。

蝌蚪和青蛙长得一样吗?

☆交流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认识的动物宝宝和妈妈。

老师:你还见过哪些动物宝宝和妈妈?

他们看起来和他们的母亲一样吗?

☆操作让幼儿帮助“找妈妈”操作列表中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妈妈。

活动建议

这个活动是基于孩子对动物的认知体验。通过识别一些小动物和它们的母亲,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感受小动物和母亲之间的感情。

活动前,老师可以通过收集图片和故事来丰富孩子的经历,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如头部大小、尾巴长度、皮毛颜色等,来区分成年动物和幼年动物的区别。,并给孩子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在《青蛙与蝌蚪》中,可以借助故事线引导孩子说出青蛙的特征。活动结束后,可以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照片。让小动物被饲养,让幼儿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

另外,这个活动的操作也可以按区域活动时间来完成。还可以在美工区提供“蛋宝宝穿新衣”的操作单,指导孩子绘画、装饰,完成作品。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7篇相关文章:

幼儿小班梨宝宝教案6篇

纸宝宝小班教案优秀6篇

纸宝宝做游戏教案8篇

小班鼠宝宝旅行记教案8篇

幼儿小班梨宝宝教案参考8篇

找尾巴教案反思7篇

找春天教案优质7篇

图形宝宝排排队小班数学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水果宝宝去旅行含反思6篇

找春天教案反思优秀7篇

鸡妈妈找宝宝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