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只有在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通过提前编写教案,可以更好地规划课堂活动和时间分配,下面是写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粽子香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粽子香教案篇1
设计思路
端午节对中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吃粽子、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爱祖国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2.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自制自玩龙舟。
材料及环境创设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过程
a、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棗包粽子、划龙舟的意义。
b、包粽子、吃粽子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2)幼儿吃粽子,边吃边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
说明:此活动可在生活环节中进行。
c、制作龙舟
(1)欣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制自玩的兴趣。
(2)制作龙舟。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d、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e、延伸
可以通过学唱《过端午》,画画《赛龙舟》来增强过端午节的感受
f、附上:端午节儿歌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艳阳照,
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
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
纪念屈原永记牢。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节,天气热,
放下锄头歇一歇;
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
背个竹篓入山谷;
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
薄剑斩百邪鬼入虎品。
(陕西)温州民间流行着一首重五谣:
吃爻雄黄酒,毒蛇远远游。
重五草头汤,疤瘰洗精光。
重五吃麦麦,字眼学起快。
吃爻重五卵,做个生员卵。
重五吃大蒜,读书做高官。
七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
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
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
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
不似今朝豆味香。
五月五,是端午,
小朋友们来跳舞。
吃粽子,赛龙舟,
高高兴兴过端午。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都端阳。
五月节,天气热,
放下锄头歇一歇;
山上清风爽,
杨梅红彤彤。
五月五,是端阳;
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
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
咚咚咚咚锵。
端午粽子香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端午粽子香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身体侧滚的动作并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身体的灵活、协调和平衡能力。
2.大胆尝试合作、敢于挑战,能合作完成向中心侧滚完成一个夹心粽任务。在包粽子的游戏中.
3.乐意参与到游戏中,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短不一的废旧横幅布若干,活动前检查场地上是否安全,幼儿的衣着、鞋袜是否合适。
活动建议
1.创设“粽子王国举行粽子展览会”情境,带领幼儿热身,重点活动上肢、下肢。
小朋友们,今天粽子王国要举行粽子展览会,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引导幼儿随语言提示做侧身走独木桥、跑步助跳过小河,蹲走过山洞等,进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动作练习。
2.创设“变身粽宝宝”游戏情境,引导幼儿用横幅做粽叶、小朋友做糯米,大胆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进入粽子王国有一个要求,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变成粽宝宝,请你选一块横幅,想办法把自己变成粽宝宝吧。
(1)分发废旧横幅,人手一张,引导幼儿探索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导幼儿躺在粽叶的一端,用一只手把粽叶固定,然后侧滚,在滚了半圈以后记得把手伸出来,然后一直侧滚,直到把粽叶裹完。
(2)创设情境:粽子展览会就要开始了,可是参加活动有一个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选手才能参加,下面让我们比一比吧,引导幼儿进行个人包粽子比赛。
(3)幼儿自由包粽子,教师指导,鼓励孩子解决游戏存在的问题。
4.合作包粽子,介绍游戏规则
创设情境:粽子王国展览会开始了,今天要展览的的是夹心粽子,请粽宝宝想办法变成夹心粽粑。
(1)自由选择好朋友,两个孩子合作包夹心粽子,指导孩子从粽叶两端向中间侧滚,直到把粽叶滚完。
(2)合作包夹心粽子
(3)听音乐,玩游戏。
5.创设粽子王国游玩的游戏情境,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请幼儿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游戏活动。
端午粽子香教案篇4
一、活动主题:
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xx日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
五、活动规则
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是时间内看哪组包的粽子多。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奖品由园长自行决定)
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
个人赛评比规则:
(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
(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米)、梱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
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发
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七、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端午粽子香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 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等风俗。
2.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
3. 通过手工制作感受端午节的气氛,萌发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兴趣。
4.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 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
1.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
2. 通过ppt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的风俗。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
活动准备:
1. 有关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来历,赛龙舟、艾草、粽子、挂香包图片,艾条等;
2.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图片;
3. 手工材料纸杯子,五色彩线,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 引入部分看图猜节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 师:这是什么节日?谁来告诉老师一下这个节日里我们都要做什么?
3. 师:知道了前面那些图片是描述春节的。那我们现在再看一下这几张图片,图中有什么?是什么节日?
二 . 基本部分
1.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端午节。端午节是哪一天有没有人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有谁知道端午节的故事?
2.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端午节的来历》来进一步了解下端午节。
3. 师:看了短片以后谁来告诉老师一下端午节是哪一天,都有哪些习俗?
4. 师:端午节吃粽子,你们吃过吗?谁来说一说?
5. 师: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节还有一种游戏叫划龙舟。那在我们这个地方是很少见的。
6.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视频来看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
7. 师:(让配班老师悄悄点燃艾叶)大家闻到什么味道没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来是艾草呀!谁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会有很多蚊虫,点燃的艾草有这样一股特殊的`味道 ,它可以赶走虫子。刚才我们只闻到了它的味道,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样子。
8. 师:今天呀,我们小朋友一起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事情,谁来给老师说一下我们当地是怎么过端午的都有什么风俗习惯?(插柳条,戴荷包,吃卷糕,韭菜盒子等)9. 师:小朋友们现在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了吗?它是为了纪念谁的节日?
三、手工制作
1. 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手工,制作一个漂亮的荷包送给我们的爷爷奶奶祝我们的爷爷奶奶节日快乐。
2. 师:好,荷包做好了,我们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
说了这么多小朋友们再来说一下端午节师几月几日,是纪念谁的节日?
四、听老师讲故事师:讲了好,最后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然后活动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为主展开从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
但是活动中看来,孩子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为了使活动更加有效,我还给幼儿丰富了一些其它的经验: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
“五黄”指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动还是比较投入的。
端午粽子香教案篇6
一、活动意图:
此次活动我们以亲子的形式开展,主旨在让家长和孩子通过共同制作粽子的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提前感受端午节的快乐气氛。更重要的是要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家”的温暖。
二、活动准备:
1、家长:苇叶30张、包粽线若干。
2、园部:糯米、黑米、黍米、红枣;蒙眼巾
3、音乐、视频
三、活动对象:
大二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时间:20xx年5月26日上午
活动地点:本班教室外走廊
四、活动流程:
致词:
首先我们非常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们今天的亲子活动,谢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期末将至,我们将期末亲子活动与我国的传统美食——粽子相结合,让孩子们知道粽子的制作方法,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体验劳动的乐趣。临近期末了,我们欢聚在一起开展了以“老师孩子家长齐动员、团团圆圆迎端午”为主题的亲子活动,本次亲子活动是“包粽子”。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活动的流程:
(一)欣赏包粽子过程,家长与幼儿一起包粽子。
1、先欣赏包粽子的过程:(事先找一个家长代表示范)示范语:“将苇叶3~4片(窄的用4~5片)一叶搭一叶地排好,折成三角形兜,用左手拿住,右手抓一些湿米放入,再放上2~3个大枣或是红豆,再抓一些湿米放入,然后再抓些湿米添平,把叶子包裹起来,包严包密,用棉线捆好”
2、在包粽子前注意事项:
(1)、请家长带幼儿去洗手,在制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家长的座位。
(3)、家长幼儿教师一起包粽子(播放喜庆的音乐,体验浓浓的温馨氛围)
(4)、场地整理(自由洗手)负责人:李老师、各位家长代表
(二)做亲子游戏《猜爸爸妈妈》【煮粽子时间】:
目标:加深亲子依恋之情,培养孩子热爱自已父母的情感。
准备:小椅5-6把,蒙眼巾5-6条。
玩法:幼儿5-6人,蒙眼坐成一排,父母分别走到幼儿面前,主持人说出此人特征,如发式,衣着,由幼儿猜出自已的爸爸妈妈。
注意:1、猜不着时可以让幼儿听被猜人的声音。
2、猜对时可由父母对孩子做亲昵的动作,以表示奖励。
(三)欣赏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让家长更多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引导幼儿给爸爸妈妈捶捶背、说说悄悄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的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一下,平时你们在幼儿园的表现,好不好?在欣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以帮自己的爸爸妈妈捶捶背、说说悄悄话哦!但是了要保持安静哦!
(四)幼儿与家长共享美味的粽子。(引导幼儿喂爸爸妈妈吃,并说声:爸、妈您辛苦了!)
师:现在我们亲手包的粽子就要出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一起来品尝我们包的粽子,在品尝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我们应该怎么做了?
师:哦!我们可以先喂自己的爸爸妈妈先吃,可以与同伴分享。
在品尝的过程中可以对爸爸妈妈说:你辛苦了!
(五)节目表演《感恩的心》
五、活动结束:
结束语:今天,我们要再次感谢各位家长从百忙中抽空来参加这次的亲子活动,因为有了你们的参与,使我们这次活动倍感温馨,也更加有意义!在这里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美!也祝愿我们的孩子身体健康、快乐成长!(大码头镇中心幼儿园)
端午粽子香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端午粽子香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
★ 香观后感推荐8篇
★ 香观后感8篇
★ 香观后感模板5篇
★ 幼儿端午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