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有效性在于其与实际教学内容的高度契合,这样才能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教案的实施过程应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以便及时优化教学方法,以下是写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有电安全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有电安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2、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
导、读、议、评相结合。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小结
教学过程:
分明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了解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自由发言。列举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总结,并对同学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
二、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1、当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杀害,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我们中学生加强安全防卫意识,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非常重要。
2、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例一、据《报刊文摘》报道:四川某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张某,从入校常受到高年级一男生的敲诈,他自己不敢花零用钱,省下的零用钱“奉献”了哪位“大哥哥”。有一天,该学生被逼急后,偷了同班同学的随身听,被老师查出后,才说出了偷窃的原因,此案令人震惊。
例二、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某中学生,由于上网吧,在网吧里结实了一位社会青年,该青年常以向家长、向老师通报他上网吧为由,向该中学生勒索香烟、钱等。后来有一次发展到在路上争吵,该生被社会青年动手毒打,幸好被“110”巡警发现,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开始了立案侦查。有少数学生被欺负,一直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而是请社会青年来“摆平”,终于酿成了流氓斗殴,给学校、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一、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特别是个子矮小,体力单薄的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
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
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市发生7.8级2004年2月15日中午11时20分,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
2005年6月10日12时20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华南宾馆发生火灾,至15时30分大火被扑灭,造成31人死亡,23人轻伤,3人重伤。
2005年6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沙兰镇小学被冲,死亡人数109人,其中学生105人。
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报道,有多少人无故的丧命于这些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我们不能说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就万无一失,一点危险都没有,但是起码能够将危害减少的最低限度。
(一)地震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前兆:发生地震时:
(1)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只有12秒钟,如果你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你住的是楼房,跑已经来不及了,
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震后: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二)火灾
水火无情,人所共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说,近5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有2070多万人在大火中丧生,受伤的就更难以计数了。
在面对大火肆虐的危急时刻,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1。“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做到对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对有没有平台、天窗、临时避难层(间)胸中有数。
(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
面对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着和冷静,才能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保护自身和别人的安全。有的人因为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行动,结果延误了逃生的宝贵时间。例如,只知道推门,而不会用力去拉门;错把墙壁当作门,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楼……在开门之前要先摸摸门,如果门发热或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不能开门,准备走第二条路线。即使门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一点点并迅速通过,随后立即把门重新关上。因为门大开时会跑进氧气,这样一来,即使是快要闷熄的火也会骤然燃烧起来。
有电安全教案篇2
一、活动意义:
俗话说水火无情,频频发生的大火不仅断送了许多人的幸福,而且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在我们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潜伏的火灾危机,使我们的生命和财产时时处于火灾的威胁之中。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因此,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消防知识技能作为学习课题,让孩子们去了解家园的消防现状,提高消防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对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与救助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活动目的:
1、宣传学习并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学习自救与逃生的`方法,重视安全,珍惜生命。
三、教学活动重点:
了解消防安全常识,自身逃离常识。
四、教学活动难点:
掌握逃离的方法。
五、活动准备:
1、师生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实例。
2、小灭火器若干。
六、活动内容:
1、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时间定于11月9日)(1)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幼儿注意。
案例一河南省新野县某小学四年级七名学生中午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个体电气焊修理部门前玩耍。其中1人出于好奇,用火柴点燃自制电石桶(乙炔发生器)的细钢管口,引起爆炸。当场炸死2人,重伤1人,轻伤2人。
有电安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各种各样的汽车”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小百科:乘车,出行方式之一,指搭乘公交车、出租车、火车、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
有电安全教案篇4
班会资料:交通安全。
班会目标:
1.经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理解一次生动活泼的交通安全。
2.经过逼真的画面,真实的数据,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交通规则,懂得保护自我,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
班会重难点:
培养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班会准备:
1.黑板上书写“交通安全我先行”几个字。
3.准备测试交通规则的抢答题目。
5.学生自制安全宣传卡。
班会过程:
一、以逼真的画面,真实的数据,真切的告诫,让学生深深懂得保护自我,就是幸福大家。
1.导入:
同学们,今日我们举行一次“交通安全我先行”活动,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a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期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2、逼真的画面:
播放《交通安全监控录像》
(教师:看了这些录像,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刘善容:看了之后感觉很害怕,以后都不敢过马路了。
未从凡:太惨了,他们这么年轻就丧失了生命。
王建鹏:我以后必须要注意交通安全了,感觉很多危险都在我们身边。
童耀:我一向都很注意的,所以以后不会遇到这类事故的。
-----
教师: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听到的、看到的或从报纸上阅读到的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3.真实数据:
道路交通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大家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一年10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个月被吃掉一个万人军团。一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相当于国家能够养活100万个失业人员;能够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4.真切的告诫:
谈起交通事故,同学们无不感到形势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感叹、唏嘘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他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
5.小结: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期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弦,时刻牢记遵守交通规则
二、班会中学习交通法规:
1.辨认交通标志;(学生举手回答过程略)
2.快速抢答交通知识(学生抢答过程略);
3.游戏《等车》。
让几名学生表演
剧情背景:周末到了,同学们回家心切,在公交车站等车,车子最之后了,他们满心欢喜,蜂拥而上,你推我挤,车在还没停稳,有的同学便抓住车门把手,这时惨剧发生了------
请同学们说说游戏中有哪些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我们以后该怎样做
4、让一名名学生模仿交通指挥动作,让大家辨认
三、小结
教师:在父母眼里,你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教师的眼里呢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教师在期待着你们,完美的明天在期待着呢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你们要懂得保护自我;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同学们必须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四、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自我设计安全宣传卡,贴到教室里警示自我,也能够发到别的班级做宣传。
有电安全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交通安全很重要,我们时刻都不可忽视。本次活动主要是讲有关交通方面的知识,遵守交通规则要从幼儿抓起。让幼儿懂得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所做的手势,并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手势和交通标志,使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对交通顺畅和保障生命安全的意义。
活动目标
1. 了解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
2. 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3.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4. 激发对交通警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5. 遵守交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和标志。
难点是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
2. 一些交通标志如斑马线,人行横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
3.警帽,哨子。
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并让幼儿说说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都做了哪些手势。指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和手势。如左转右转,停止,直行等。
2. 启发幼儿说说日常生活当中在马路上如果没有交通警察会发生什么事?
3. 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人行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交通标志。
4. 引导幼儿回忆在街上见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或交通事故,讨论在街上应该怎样走,怎样过马路,乘车时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
5. 游戏,带幼儿到操场上,教师画出十字路口路线,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其他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马路上行驶,按交通警察的哨声和手势停止,左转,右转,直行等。然后再轮流交替扮演做游戏。
教学反思
本人组织这次活动比较接近日常生活,所以孩子们都很认真听并积极参与,学习兴趣很高,接受能力也快,能掌握一些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手势,懂得了一些交通标志,教学效果不错。在教学中设计的游戏活动目的是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趣中练。
有电安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迷路之后该怎么办,了解如何正确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后不要害怕,要大胆、礼貌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活动准备:
故事内容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赵老师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想请小朋友帮帮忙。
2、师:我们一起听听它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ppt)
二、分段讲述。
(一)幼儿观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师:鼠先生遇到了什么问题?
2、师:鼠先生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为鼠先生迷路了)
3、师:鼠先生应该怎么办?幼:可以问警察,可以做记号等。
(二)观看故事后半部分。
1、师:那最后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吗?幼:找到了。
2、师:鼠先生是用了什么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
(幼儿:问了许多的小动物,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与幼儿角色扮演。
三、经验迁移。
1、师:鼠先生迷路了之后是通过问路的办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们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迷路了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当给予提示、指导)
2、小结:迷路后可以使用的办法有,记住自己家的门牌号、电话号码、父母手机号,打电话给家人;向路上的行人问路;找警察叔叔,让他们把自己送回家……
3、我们回家后可以问问家长还有什么好办法,下次活动时大家在一起进行交流。
四、活动延伸
1、今天我们帮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们高兴的拥抱在一起,那我们也很开心,我们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吗?
有电安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留意平安,初步培育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2、能熟悉简洁的交通标记并了解平安通过公路应遵守的交通规章。
3、加强幼儿的平安意识。
4、遵守社会行为规章,不做“禁止'的事。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预备:
挂图四幅,红绿灯标牌各一个。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幼儿观看视频,引起幼儿留意。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发生的?
(二)熟悉交通标志。
1、出示挂图熟悉简洁的交通标志:人行横道线、信号灯、停车线等。
2、通过嬉戏《猜猜看》,来巩固对交通标志的熟悉。!
3、提问:如何过公路?平安过公路有什么好处?培育幼儿的自我爱护意识。
(三)学说儿歌
?红绿灯》
大公路,宽又宽,
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了停一停,
绿灯亮了往前行。
(四)嬉戏
小伴侣们想不想玩红绿灯的嬉戏,师幼一起玩嬉戏。
老师扮成交警叔叔,出示红绿灯标志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熟悉红绿灯及其作用。
活动延长:
绘画红绿灯。
教学反思:
设计这个活动时,我首先依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生活阅历与认知进展水平,将目标定位为:了解行人在公路上应当遵守的一些交通规章,培育初步的平安意识与自我爱护意识。由于小班幼儿留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因而活动内容不能过于繁杂,而应简洁明确。为此,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场景,幼儿不在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纳直观图片、情景模拟嬉戏等引导幼儿参加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学问。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所以我在活动后请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而且做给孩子看,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加幼儿的平安意识、自我爱护意识和力量。
有电安全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