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在撰写教案时,教师应设置适当的练习和活动,以便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下面是写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计划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 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时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计划做事的意识。
2、 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录象、计划表、书包文具、笔、纸张、翻翻牌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
——对个别化活动中的记录结果进行有选择的交流,解决“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重点提问:
1、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上学的早晨调查表”。
2、 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交流对计划“上学的早晨”中遇到的疑问,鼓励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预计幼儿会就整理书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为或是不好的生活习惯提出自己的疑问,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二、“阅读”、游戏
——观看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并玩记忆与推算游戏,比较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不同准备
重点提问:
1、 观看小学生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录象通过一个小学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达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做的事情若干项,并说出每一项花了多少时间,同时整合有关的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
2、 这个小学生早上做些什么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
3。 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准备有什么不同?
4。 推算并交流上学的早晨的准备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时间。
小结:上小学的早晨和上幼儿园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处,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能迟到哦。
三、讨论交流
——围绕问题“如何合理安排不迟到”进行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问: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迟到呢?(预计:用闹钟、抓紧时间、叫爸爸妈妈提醒、晚上算好起床时间……)
小结:要作好准备工作,看好时间,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准时上学不迟到。
四、游戏、“阅读”
——比一分钟整理书包谁快,感受不同职业的人一分钟可以干什么重要的事 ——— 了解时间的重要与宝贵。
1、 重点提问:一分钟有多长呢?
(用一分钟来整理书包,开展一分钟竞赛,让自己一分钟成为一个小学生的样子。)
小结:我们用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一分钟不象看起来那么短呢。
2、 重点提问:我们身边的人又能用一分钟做些什么事情呢?
(放录象提升:一分钟阿姨可以包几十个小馄饨、给警察叔叔一分钟可以抓住一个坏人、医生的一分钟也许可以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多给运动员一分钟也许他能进球改变一场比赛的结果、给世界冠军一分钟他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小结:原来一分钟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让我们合理安排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
教学反思:
1、 目标达成,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2、 缺少对孩子整理书包时方式与习惯的关注。
3。 设计上对大班孩子有挑战,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务。
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我要毕业了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豆豆和莉莉担心的事情,知道上小学即将面临的变化。(重点)
2.梳理交流有关上小学担心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
3.能消除担忧,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变化。
4.能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表征图、记号笔、音乐、黑板等。
2.经验准备:提前与幼儿交流关于上小学的话题。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幼儿面临上小学时的心情变化。
提问:马上要上小学了,你的心情怎样?做了哪些准备?你们有没有担心的事情?
小结:对于马上进入小学的你们来说,心情是开心的、兴奋的、激动的,你们努力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上小学积极准备着。
二、利用课件、表征、同伴交流等多种形式,理解、梳理、交流有关上小学担心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和倾听,梳理豆豆和莉莉担心的事情。
提问:豆豆和莉莉担心什么?
小结:豆豆和莉莉担心的事情可真不少,他们的担心包括生活、交往和学习三方面,今天就请小朋友们来忙解决他们的担心。
2.分组讨论,利用表征、图片的形式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
(1)提问:为什么不能迟到?怎样做才能不迟到?
小结:少看电视、提前整理好书包、定好闹钟、早睡早起都是不迟到的好方法。
(2)提问:小学里的厕所和幼儿园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什么时间上厕所?
小结:小学里的.厕所和幼儿园的不一样,幼儿园是每个班里都有一个厕所而小学却不是,小学里的厕所又分为男厕和女厕。小学里上课时间不能上厕所,要合理的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不要玩。
3.情境模拟解决交往方面的担心。
提问:你在生活中是怎样交朋友的?“害怕老师怎么办?”
小结:微笑地主动打招呼并介绍自己会让你交到新朋友,称赞别人、说说彼此的爱好、互相助都是交朋友的好方法。小学老师会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关心你、爱护你、教你学本领。犯错误时老师批评你只是针对这件事情,老师不会因为你犯错而不喜欢你。
4.利用视频解决学习方面的担心。提问:当你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怎么办?
小结:当你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自己努力,动脑思考、书籍查询都是不错的方法,如果还解决不了的话记得同学和老师都会助你。小朋友们,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和同学都会给子你助。
三、结合幼儿生活,说一说自己担心的事,同伴间讨论解决。
提问:豆豆和莉莉的担心己经解决了,你们还有担心的事?谁能他想想办法?
四、出示有关小学图片,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小结:小学生活丰富多彩,希望小朋友进入小学后用心感受。希望你们在班快毕业的这段时间努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上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篇3
活动设计
随着时间的临近,大班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上周孩子们与家长共同参观了盛大花园小学,那美丽的园舍,鲜艳的红领巾、绿领巾都一一让孩子们向往,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一名小学生,同时他们又非常舍不得离开生活了四年之久的同伴和老师。虽然,孩子们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但在活动中还是会显现出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孩子将来的成长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阶段的比较,让孩子感受的.成长经历,体会现在的成长变化,从而感同身受要珍惜时间,在此基础上,引发幼儿思考怎样合理在好自己的时间,改变家长要“我”做什么,而成为“我”要做什么。短短的三十分钟里,孩子们并不可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内涵,好习惯是日积月累的,因此,活动后将在学习性的区域中以“安排的时间表合理吗”开展个别化的活动,并围绕珍惜时间开展“课间十分钟”、“一分钟能干什么”集体活动,以次激发孩子,为将来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照片回忆过去,感受自己已长大,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2、再看看说说中体会时间的宝贵,从而懂得要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
活动准备
幼儿过生日照片一套、活动vcd、故事背景图、日程设计表。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过去。
1、前几天,我在教室的时候,发现了一张vcd,我们一看里面有什么内容?(幼儿观看)
2、讨论:
-你看到了录像里有谁呀?
-这是你们什么时候的活动录像呀?
-和现在比起来,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说己的成长变化)
3、还有几天就是xxx小朋友的生日了,他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欣赏一组照片)
提问:
-xxx小朋友过了几个生日?
-看了照片,你对他几岁生日印象最深?
-想一想,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过生日时的样子?
-那么你们还能不能回到小时候了呢?
4、:时间是不停的向前走,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去了,以前我们是什么也不懂的小娃娃,一转眼即将大班毕业了,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现在。
二、回忆故事《等明天》,说说我的现在。
1、(出示故事背景)
提问:
-还记得这个故事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猴?
(幼儿做事不能拖拖拉拉)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会是一个爱等明天的小学生吗?
2、最近我知道你们都在准备考小学,在家里也挺忙的,有那么多的是要做,你是怎样安排的呢?
交流:离开幼儿园之后……
三、我们的将来。
1、刚才,我们各自都说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我觉得你们都是会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孩子,不过你们离小学生还有点距离,因为真正的小学生是会自己安排好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出示小学生的课程时间表表)
提问:
-这是什么?你能看懂表上的安排吗?
-这个表格有什么用?
3、教师:课程时间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好时间,我们以后也来试着安排一下吗?时间是最宝贵的,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好好利用它,学会和时间赛跑。
四、延伸。
1、区域活动中幼儿设计周末作息表,并与同伴交流。
2、集中展示幼儿制作的时间安排表,并在以后的活动中讨论哪些是比较合理的。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造纸的工序,尝试造纸,体验制作再生纸带来的快乐。
2.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桶、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纸是谁发明的?它属于我国几大发明之一?
(2)纸由哪些材料做成?
小结: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古代造纸是用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材料制作而成。
2.了解古代造纸的制作工序。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p3页,了解纸的制作工序。
(2)请幼儿说说纸的制作工序。
(1)教师介绍纸的制作工序。
3.我们来造纸。
(1)材料准备:
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2)制作方法
①将废旧纸张泡湿后撕碎,越小越好,然后再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
②带上橡胶手套将泡好的纸抓碎,加入胶水并用木棒搅拌均匀。
③把做好的'纸浆放在纱网上脱水,然后均匀平摊在塑料板上压平晾干。
(2)幼儿尝试造纸。
(3)晾晒纸。
活动延伸
在晒干的纸上写写画画,让孩子感受自己造纸的乐趣。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篇5
游戏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特征,并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小书包。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几何形盒子,卡纸、蜡笔、浆糊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外形特点。
1、教师出示各种书包,引导幼儿观察书包的外形特征。
2、我们马上就要步入小学了,每个小朋友都要背着书包上学去!你们都看过什么样子的书包呢?这些书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3、我们看到的书包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布料、或者是皮料)。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纸张折书包!以前你们折过吗?
4、出示上周的折纸:书包
小朋友看这是我们上个星期学折的书包,小朋友都会折了吗?(会)我们上周用的是正方形的折纸来折出的书包,那小朋友想想除了用折纸的来折书包,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包呢?(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倾听幼儿讨论的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包呢?(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5、幼儿交流。
原来你们想到的是这样的方法,那你们要用那些材料呢?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吧!
二、介绍区域的。
今天的区域活动我们就要来制作书包,我们上次是折的.书包,今天我们就要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书包。你想制作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自己先想好,想好后可以到各个区域去制作。
三.介绍操作材料。
老师在手工区投放了各种的制作材料:有卡纸、海绵纸等。在图书角投放了纸张和笔可以让你们先去设计,你先设计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的书包你就先设计好,设计好后可以放到手工区去制作生产,制作好后在放到超市去买,想要的可以到超市去买。
四、幼儿自选区域进行制作。
1、你们想好了就可以到各区域进行制作了。
2、幼儿自选区域,开展区域制作。
3、图书角开展设计“我的书包”的设计。
4、手工区的幼儿开展书包的制作。
五、指导幼儿制作。
1、引导图书角的幼儿大胆设计。
2、指导幼儿大胆制作书包。
六、各区域互动。
图书角的设计,放到手工区制作,制作好后放到超市销售。效果分析: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 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 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 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 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 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篇7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0日早10:3012:00
二、活动地点:
鄯善县火车站镇小学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带幼儿参观学校,初步了解学校,熟悉学校环境、教师和学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学校生活,激发幼儿对入小学的向往。
2、初步发现学校与幼儿园的区别,找出不同之处,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能力。
3、让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知道小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活动方式。
4、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课间要先入厕,在做户外游戏,并且听到上课铃声或上课音乐声,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里上课,在心理上做好适应这种学习模式的准备。
5、幼儿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时间观念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
1、事先联系好学校负责人,确定参观的有关事项。
2、提前通知家长做好幼儿参观学校的工作。
3、告诉幼儿听老师的指挥、不乱跑,不大超大闹,做个文明的参观者等参观前的谈话。
五、实施措施
1、请小学生给自己讲讲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校园趣事,说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小学生。
2、组合幼儿到学校去实地参观。
3、教师讲解,幼儿观察了解学校环境。
4、教师对幼儿进行随机。
5、参观后讨论: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请幼儿从环境、作息时间、上课科目、纪律等方面说说。)
六、家园共育
1、家长配合幼儿园,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学校的生活,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
2、看电视录像,或让上小学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讲述小学学校生活,进一步了解学校。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录像、照片回忆过去,感受自己已长大,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2、再看看说说中体会时间的宝贵,从而懂得要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
活动准备
幼儿过生日照片一套、活动vcd、故事背景图、日程设计表。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过去。
1、前几天,我在教室的时候,发现了一张vcd,我们一看里面有什么内容?(幼儿观看)
2、讨论:
-你看到了录像里有谁呀?
-这是你们什么时候的活动录像呀?
-和现在比起来,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说己的成长变化)
3、还有几天就是xxx小朋友的生日了,他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欣赏一组照片)
提问:
-xxx小朋友过了几个生日?
-看了照片,你对他几岁生日印象最深?
-想一想,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过生日时的样子?
-那么你们还能不能回到小时候了呢?
4、:时间是不停的向前走,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去了,以前我们是什么也不懂的小娃娃,一转眼即将大班毕业了,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现在。
二、回忆故事《等明天》,说说我的现在。
1、(出示故事背景)
提问:
-还记得这个故事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猴?
(幼儿做事不能拖拖拉拉)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会是一个爱等明天的小学生吗?
2、最近我知道你们都在准备考小学,在家里也挺忙的,有那么多的是要做,你是怎样安排的呢?
交流:离开幼儿园之后……
三、我们的将来。
1、刚才,我们各自都说了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我觉得你们都是会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孩子,不过你们离小学生还有点距离,因为真正的小学生是会自己安排好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出示小学生的课程时间表表)
提问:
-这是什么?你能看懂表上的安排吗?
-这个表格有什么用?
3、教师:课程时间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好时间,我们以后也来试着安排一下吗?时间是最宝贵的,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好好利用它,学会和时间赛跑。
四、延伸。
1、区域活动中幼儿设计周末作息表,并与同伴交流。
2、集中展示幼儿制作的时间安排表,并在以后的活动中讨论哪些是比较合理的。
大班幼儿幼小衔接教案8篇相关文章: